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季节动态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ill)为非豆科(Leguminosae)固氮树种,属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落叶乔木。桤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喜湿又耐瘠薄,材质轻软,硬度适中,是集纸材、菇用材、薪材、饲料和绿化治荒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通过研究桤木人工林养分动态,可揭示林木养分的含量及季节变化规律,对桤木的经营和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凋落物和森林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桤木叶片大量元素含量N>Ca>K>Mg>P,含量季节变化:是在树木树高、胸径生长达第一高峰的春季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叶片微量元素含量Fe>Mn>Zn>Cu>Ni>Pb>Cd,其季节变化:大部分元素春季含量最高,随后逐渐的下降。枝条大量元素含量N>Ca>K>Mg>P,季节变化规律:除Ca以外,其他大量元素都是在生长初期达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Ca是在夏季达最大值;枝条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Fe>Mn>Zn>Cu>Pb>Ni>Cd,季节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干材大量元素含量N>K>Mg>P>Ca,季节变化规律:除Mg以外,干材其他大量元素含量都是在生长初期值最低,所以桤木干材在春季采伐最好,从林分中带走的养分最少,随后逐渐升高,而Mg是在生长初期达最大值,随后逐渐的下降;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Fe>Mn>Cu>Zn>Pb>Ni>Cd,季节变化规律是Cu、Fe、Zn、Cd、Pb春到冬季含量升高,个别元素中间小有波动,Mn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Ni春到冬季含量降低。树皮大量元素含量Ca>N>K>Mg>P,其大量元素的含量季节变化较复杂,无明显的规律;其微量元素含量Fe>Mn>Zn>Cu>Pb>Ni>Cd,季节变化规律较复杂。根系中大量元素含量N>Ca>K>Mg>P,除了秋季含量降低外,其他季节变化不明显,其中根系中大量元素含量细根>中根>大根>根头。其微量元素的含量Fe特别高,其次顺序是Mn>Zn>Cu>Pb>Ni>Cd,微量元素季节变化较复杂,根系中微量元素含量细根>中根>大根>根头,细根的含量特别高,细根是参与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细根大量元素在春季含量都较低,春季又是树木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因而,此时适量施肥,有利于桤木的生长。桤木乔木层大量元素含量各个季节变化幅度不大,其中N>Ca>K>Mg>P。微量元素Fe>Mn>Cu>Pb>Zn>Ni>Cd,微量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波动也不大。林下植被大量元素含量比桤木乔木层均值高,其含量大小顺序N>Ca>K>Mg>P,季节变化:春到冬季有下降的趋势,中间小有波动。林下植被微量元素含量也比桤木乔木层均值要高出很多,比细根的含量小些,其含量大小顺序Fe>Mn>Zn>Cu>Pb>Ni>Cd,季节变化规律较复杂,无明显的规律。凋落物中大量元素含量比林下植被要小,其含量大小顺序N>Ca>Mg>K>P, P和K的含量比较低,其含量季节变化幅度不大。凋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除了Fe以外,其他元素含量比林下植被要高,微量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Fe>Mn>Zn>Cu>Pb>Ni>Cd,Fe的含量远远高出其他元素,微量元素的季节变化规律是,除了秋季外,其他三个季节变化幅度不大,秋季其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a层>b层>c层,土层越向下其含量越低。各土层有机质季节变化规律是a、b层春到夏季含量升高,夏到秋季下降,秋到冬季上升;C层春到冬季有缓慢的下降趋势。土壤PH值b层>a层>c层,各土层PH值季节变化规律是:春到夏季上升,夏到秋季下降,秋到冬季升到最高点。土壤大量元素含量除了K外,其含量a层>b层>c层,K是b层>c层>a层,季节变化规律很复杂,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微量元素Fe含量特别高,远远高出其他微量元素,其他的大小顺序为Mn>Zn>Ni>Pb>Cu>Co>Cd,季节变化复杂。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年均值的研究表明,营造桤木人工林导致土壤有机质、N、K、Mg的含量下降,而P、Ca的含量升高;土壤微量元素Cu、Fe、Zn、Pb、Co、Cd的含量下降,Mn、Ni、Cd的含量升高。桤木对土壤中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是不一致的,其大小顺序Ca>N>P>K>Mg,说明对Ca的富集能力最强。桤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Cu>Cd>Zn>Pb>Mn>Ni>Fe,说明对土壤中Cu的富集能力最强,而Fe在土壤中含量特别高,但桤木对它的富集能力很低。桤木每生产1t干物质,需要大量元素12.516kg,其中生产1t树叶所需大量元素最多,其次大小顺序是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N最多,其次是P、K、Ca、Mg。桤木每生产1t干物质,需要微量元素385.884g,其中生产1t树根所需微量元素最多,其次大小顺序是树皮>树叶>树枝>树干。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Fe最多,其次Mn、Zn、Cu、Pd、Ni、Cd。桤木大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为24.762kg·hm-2·a-1,大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大小顺序N>Ca>K>Mg>P。树叶的养分年净积累量最高,其次为树皮>树枝>树根>树干,说明树叶是大量元素积累的主要器官。桤木微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为823.052g·hm-2·a-1,微量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大小顺序Fe>Mn>Zn>Cu>Pb>Ni>Cd。树根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最高,其次为树皮>树叶>树枝>树干,这说明树根是微量元素积累的主要器官。
其他文献
水稻功能基因组学是当前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Ac/Ds转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中突变体库的构建,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含Ds元件的水稻稃
本文对籼-粳稻特异InDel分子标记揭示的稻属植物遗传分化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具有较高籼.粳特异性和分辨率的34对InDel分子标记引物,对398份稻属植物材料进行了PCR扩增,并对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ystatin protease inhibitor,CPI)是一类分子量较小、能够抑制半胱氨酸内肽酶的天然蛋白酶抑制剂。在机体免疫防御机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存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的孤独受体(Th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Ror)2(Ror2)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or家族中的一员,属于RTKs家族,在很多细胞形态发生过程中起到了十
油菜甾醇类物质(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拟南芥中,BR可直接结合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激酶BRI1去激活BR的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核内的基
学位
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过度开采利用资源,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枯落物层是林地水文生态功能的主要作用层,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上发挥了
在核移植过程中,供核细胞与受体胞质是重构胚的两个重要构件,尤其是受体胞质对重构胚核基因的重新编程及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MII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