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动态相关论文
凋落物分解是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立枯是凋落物分解的重要阶段。目前研究侧重叶凋落物在土壤或水界面的分解,凋落物立......
为了确定桑树-花生间作在石灰性土壤中的适应性,以及对辽西北地区面源污染问题的控制效果,本文以花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间作桑树盆栽......
摘 要:为研究翻耕时间对绿肥还田后分解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利用网袋法在烟田进行冬牧70分解试验。设置2个翻耕时期,分别于2016年3......
人工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的载体,分解过程主要受到......
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森林生态系统地力维持、碳吸存和养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倒木的形成伴随着林窗的产......
利用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l)、黎蒴(Castanopsis fissa)、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和樟树(......
本论文对四川洪雅县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的细根、草根生物量、养分及其季节动态、根系与器官养分积累、根系与土壤养分进行......
竹子从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是典型的无性系繁殖植物类群,靠竹株基部芽眼(丛生竹)或延伸生长的地下茎侧芽(......
为了防止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采用野外大田试验,对比黑土区杨树—大豆、落叶松—大豆和云杉—大豆三种农......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湖南省是全......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 M ayr)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生长较快,材质优良,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随着林龄......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自2011年4月至2013......
生态系统的分解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分解时,无机营养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该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进而会驱动生......
利用网袋法对白栎、马桑、白茅和蕨等4种生物覆盖植物的自然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类不同,其水分、氮、磷......
对城郊于洪区有代表性的 1 1 0个温室土样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与原耕作土壤相比 ,碱解氮、有效磷增幅较大 ,pH值呈下降趋势 ,电......
对西藏高原大棚蔬菜土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相邻露地土壤相比,其有机质、全磷、全氮、速效磷、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
以鼎湖山退化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林恢复过程中林下层植物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为对象 ,研究了林下层植物在退化马尾松林恢......
通过处理(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植物)和保护(无任何人为干扰)样地的比较试验,在10年时间里(1990~2000年)研究了鼎湖山生......
通过处理(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和保护(无任何人类活动)样地的比较,在3年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
为弄清不同畜禽粪便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曲流布科发酵池厌氧发酵,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粪、鸡粪和......
摘 要:通过在水稻土主要土种上建立定位监测实验和选择代表类型农户田块3~5a一轮回跟踪施肥调查,能较全面了解耕层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
以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为基础,研究了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及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和连翘......
为探讨不同坡向对草地枯落物分解特性的影响,应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云雾山典型草原主要优势种本氏针茅(Stipa bungeona)和铁杆蒿(Artemis......
连续4年在大田和盆钵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结晶肥与烟草专用复肥(简称复肥)对烟草肥效及其在土壤中释放动态的研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
以三峡库区小集水区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定量研究了其中不同子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动态过程.结果表明:(1)平均径流系数是裸地>草地>菜......
以褐土类潮褐土亚类潮垆土土属黑底潮砂泥土土种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期定点不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soil nutrient and the dynamics of available nutrient in soil solution of the fores......
报道了马占相思与大叶相思两种豆科植物叶内养分的动态及养分转移特征 ,分析测定两种植物的绿叶与黄叶内氮、磷、钾、钠、钙、镁等......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对红壤坡地不同林地进行6 a(1991~1996)定位观测,对N、P、K养分动态循环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养分循......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
定位试验研究千烟洲试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结果表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量为1392.0mm,其中以林冠穿透雨形式......
水葫芦经挤压处理后,容积减小、干物质含量提高,利于堆肥生产,但目前缺乏相关堆肥条件的研究。本文通过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以不同......
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的小山城工区设置试验地,进行了麻竹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和养分动态研究.实验表明:在一定降雨量级范围内,林冠......
根据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物、土壤动物和土壤2a的连续采样及测定主要营养元素N、P、K的含量,研究......
对两树种细根在北京市潮白河沿河沙地加拿大杨(27a生)刺槐(22a生)混交林中的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从细根养分循环角度探索了两树种......
在株距为1.5 m,行距分别为3、4、5、6、8 m,相应初植密度为2222、1667、1333、1111、833株/hm25种不同密度的巨桉林中,设置3种巨桉......
为明确冰雪灾害对粤北杉木林凋落物层储量及其养分动态的影响,2008—2011年于冰雪灾害后的杉木人工林内建立样方,测定样方内N、P、......
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对于预测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揭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野外凋落物网袋分解......
采用钻土芯法对毛乌素沙地分布的天然臭柏、油蒿细根生产进行连续两年的动态研究,以揭示细根在沙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结果......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2种台湾桤木复合模式(A.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B.台湾桤木-自然草)林地地上凋落物(叶、枝)、地下细根的分解及其......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高山常绿小灌木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作用的研......
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林分(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
采用网袋法对台湾桤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下的细根和草根分解及养分释放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直径0~1mm、1~2mm、0—2mm台湾......
当今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全球受酸沉降影响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酸沉降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生......
凋落物分解对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和生物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对单......
核桃由于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因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矿质营养是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