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小分子在体内的浓度一旦失常,便会导致一些疾病。所以针对生物小分子的检测对于人类的健康是很有意义的。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电化学方法具有响应快速、低消耗、操作步骤简单和灵敏度较高等优点,已经在很多方向的检测备受关注。本论文设计并成功的构建了三种由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纳米多孔碳基金属复合材料Ni@CHS/rGO、MoxC@C和WO2/W@CSPs,并将其用于修饰电极材料,实现了对生物小分子抗坏血酸(AA)、尿酸(UA)、多巴胺(DA)、鸟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的检测分析。本论文主要开展的内容如下:设计合成了杨梅状的空心多孔Ni@CHS纳米球和还原石墨烯(rGO)复合材料Ni@CHS/rGO(通过一步水热和煅烧的过程)作为一种传感材料可对AA、DA和UA三种目标分子进行同时灵敏的检测。Ni@CHS材料中Ni的均匀分散和石墨烯框架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可以加快电子的转移速度,并且空心结构可以加快摄取和释放电解质溶液,除此之外,rGO的存在也增加了对目标物的吸附能力。将Ni@CHS/rGO用于修饰电极材料展示了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对于电氧化三种分析物。为了探讨其电子转移过程和机制,对不同pH和扫速做了研究和探讨。对于检测三种目标物,Ni@CHS/rGO传感器被证明可以同时灵敏的在较宽的线性范围内定量分析且具有低的检测限。证明了该传感器具有高的灵敏度、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建立Ni@CHS/rGO/GCE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尿样和维生素C片实际样中对三种分析物的同时检测分析,得到满意的回收率,证明其可进行实际应用。合成了分级多孔的MoxC@C纳米球复合物,建立了Mox C@C/GCE对于A和G的同时灵敏的检测方法。MoxC@C通过将Mo引入Cu-MOF中作为共同的前驱体,在经过一步煅烧和去除Cu的过程而合成。实现了MoxC@C复合物丰富多孔的结构,加大了与分析物的接触面积,也极大地暴露了活性位点。同时高导电性的MoxC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碳框架中也加快了电子的转移速度。MoxC@C纳米球修饰电极展示了很好的电活性对于氧化G和A两种分析物,使两峰电位之差为350 mV。pH和扫速分别对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过程和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3D MoxC@C分级多孔的结构展示了很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得到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低的检出限。将MoxC@C/GCE用于血浆和尿液的实际分析时,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试验证明MoxC@C传感器可以进行实际应用。合成了3D多孔的WO2/W@CSPs纳米球复合材料,设计了WO2/W@CSPs/GCE生物传感器,建立了同时灵敏的检测T和C的电化学方法。WO2/W@CSPs复合材料所具有的高的孔隙度减小了电子的转移路径,增加了电子的转移效率,并且WO2/W纳米粒子的存在,使WO2/W@CSPs复合物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实验对于两目标物的电化学行为和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WO2/W@CSPs/GCE传感器用于痕量的分析T和C时,展现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经过对实际样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进行考察后,证明了WO2/W@CSPs/GCE传感器可以成功的应用于血浆和尿样的实际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