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拉杆转子轮盘接触刚度特性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构上,拉杆转子已不再是一个整体结构,而是通过拉杆和螺栓,将各级轮盘压紧组装起来。本课题就是根据拉杆转子的结构特点,通过表面粗糙度测量试验和功率谱法,拟合出拉杆转子轮盘结合面表面粗糙度与分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粗糙表面的分形接触理论,建立了拉杆转子轮盘结合面的接触刚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转子轮盘之间的接触刚度问题。运用Matlab软件编程的方法,计算了拉杆转子轮盘接触面的法向和切向刚度,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法向载荷条件下的接触刚度变化曲线。分析刚度曲线可知,接触刚度主要与轮盘表面粗糙度和法向载荷有关,若增大法向力,则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增大,这是由于,轮盘与轮盘之间在真实接触时,增大法向载荷,会使弹性面积增大,从而法向接触刚度增大;轮盘结合表面越光滑,结合面刚度也随之增大,并且结合面刚度值的增大幅度与粗糙度有关。为了验证法向和切向刚度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设计拉杆转子法向和切向试验,计算得到拉杆转子轮盘接触界面的法向、切向结合面刚度。具体内容是,用万能试验机对拉杆转子和校正套筒加压,读取并记录数显千分表的示数,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出法向和切向刚度。对比试验与理论计算,这两者得出的趋势一致,进而表明:分形接触理论定性上是正确的。而且,分形接触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一般适用于表面粗糙度小于1的模型,或法向载荷比较大的情况。通过研究拉杆转子结合面间的接触效应,更好地奠定了拉杆转子安全可靠性运行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及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需求对模具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Cr5MoSiV1钢作为一种典型的热作模具钢,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随着制件要求的提高,服役条件的更加苛刻,该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会出现塑性变形、开裂和热磨损等失效形式。钛微合金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钢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新钢材开发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热作模具钢中的研究缺少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在4Cr5MoSiV1
当今社会儿童教育的关注点多放在智育的发展上,而忽略了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及人格养成。《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2018)显示,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5%,视力不良检出率超过60%,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30.7%,910小时(不含)为46.9%,少于9小时为22.5%,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另外,据调查“喜欢体育课”的比例为92.9%,而在上课形式选择项上“不喜欢老师带领我们一
目的通过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DSCT)分析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血清25(OH)D与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生物学标志
保罗·塞尚的艺术做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分水岭,被认为是“现代主义之父”,其艺术观念对欧洲乃至世界艺术史有重要的影响。塞尚强调画面的主观经营,对造型、色彩、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作品中表达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将主客两个世界相结合,这一切都为后世艺术家打开了新的思路,诸多现代主义流派受塞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艺术作为笔者绘画创作中主要实践内容,因此,研究塞尚的艺术观点则是最为重要的课题。早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与西药对照观察督脉铺灸治疗肺虚感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符合纳入标准及证候分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以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督脉铺灸疗法。每周1次,每次灸3壮,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规律服用西药氯雷他定片10mg/片,1次/日(早餐后)。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与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鼻-结膜炎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避免地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将就业的地位上升至宏观调控层面。因此,保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够推动生产要素便捷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别描述了经济体系中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要素分布情况,二者关系密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对传统就业结构进行“破坏”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需求,而劳动力数量和质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中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健康状态影响着整个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开展轴承故障诊断的相关研究对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维修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大多数智能诊断方法无法实现直接从原始信号到辨识结果的“端对端”诊断,并且受限于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分布必须相似的假设,导致其在变工况故障诊断中存在自适应性不足,诊断精度下降等问题。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
混凝土裂缝非线性断裂及裂缝尖端损伤特性问题,一直是土木、水利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界极为关心的课题。由于混凝土裂缝前端存在着相对较大的损伤区,且裂缝在断裂过程中损伤与裂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各地区的第一死因,在西方国家,约有50%的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及其引起的并发症,而在多数医疗水平低下的国家,目前已
关于混凝土抗冻性的理论有很多,如静水压理论、渗透压理论、平均气泡间距理论和微冰晶理论等,这些理论是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结合水泥混凝土一般为多孔、部分饱水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