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为第四纪冰川之后,只在我国保存下来的一科一属一种的孑遗植物,故有“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之称。我国是世界银杏的起源和分布中心,栽培历史悠久,地理分布广泛。银杏具有重要的植物学价值、经济价值、食用和药用价值,尤其是果实(白果)和叶的提取物(有效成分是黄酮甙和萜类)的价值较大,故日益成为关注焦点。针对目前由于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区划,普遍存在的盲目的引种栽植银杏,并未出现预期效果,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的现象,本文在林业方面首先提出品质区划的概念,并对湖南省的银杏(六个主产区)进行品质区划。主要依据为种仁和叶中化学成分含量和种核形态、经济性状,选取的分类因子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糖、桷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总黄酮、白果内脂、萜内酯及风干重、出仁率、壳厚度等。应用SPSS软件及相关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各指标的变异情况及相似度,分别确定所需指标的最佳种源地,从而为目的明确的银杏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将全省区划为三个区(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石门——凤凰区、安化——新宁——新化区和桃江区;根据银杏叶中总内酯含量,将全省区划为三个区(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桃江区、石门——新宁——新化——凤凰区和安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