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割莜麦》《河西调》等具有代表性并且传唱度较高的“爬山调”的音乐及唱词特征、演唱中腔词关系的处理切入,论述爬山调演唱中腔词关系及风格把握问题。第一章,通过查找、阅读文献资料,介绍爬山调的来源及内容,归纳出爬山调的唱词特征。第二章,通过对两首爬山调代表曲目音乐及唱词的分析,归纳这两首曲目的艺术特征。第三章,通过199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以及1997年远方出版社出版的《草原金曲》进行查找曲谱,并通过探究内蒙古西部方言语音语汇的特点,结合讨论爬山调演唱中唱词与唱腔的关系,论述爬山调演唱中腔词关系的处理。第四章,通过研究爬山调的吐字行腔,以及在演唱时的方言运用、声音运用、气息控制、咬字吐字、润腔修饰,论述爬山调演唱中的风格把握问题。通过研究所得出,在爬山调的演唱中,唱词、唱腔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而非其中一方依附于另一方的单方面的变化,需要做到腔词双方有机的结合,在尊重方言语音的基础上,依字行腔,以达到字正腔圆;同时,需充分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方言,在了解爬山调民间演唱技巧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融合,才能在演唱时对其风格把握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