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大变形加固机理的数值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夯法由于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和经济易行等优点,常用于加固碎石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不仅能提高地基强度和地基承载力,还能改善地基抗震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强夯加固机理的研究,是工程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应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系统分析了强夯加固机理和强夯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内容有:1、应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强夯加固机理,考虑了地基在强夯瞬态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形变化,在现时构形上建立强夯本构关系,真实反应强夯过程中产生的刚体位移的影响.2、根据P波阻尼和S波阻尼的概念,推导了一个材料阻尼矩阵.用P波阻尼因子η<,P>和S波阻尼因子η<,S>来说明材料的阻尼特性,具有确切的物理意义,并且两个阻尼参数可以通过试验直接获得.3、采用改进人工边界法,通过分析边界外无限域对人工边界的作用力来模拟波在人工边界的传播,推导出人工边界上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具有概念清楚,计算简便,且容易和有限元数值解法相结合等优点.4、运用以上理论,编制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通过一个算例分析,说明程序的正确性.对影响加固效果的强夯参数进行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强夯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夯击次数;增大夯击能量将会有效提高加固效果,不同夯击能量前几击的单击沉降量差异很大,随后渐趋一致;同一夯击能量的锤重和落距存在一个合理的组合,重锤低落比轻锤高落的加固效果要优越.5、研究强夯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得出速度和加速度沿水平距离的衰减规律,判定建(构)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在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情况下,隔振沟是一种有效的隔振措施,隔振沟的隔振效果随沟深逐渐增长,建筑物与隔振沟的位置越近隔振效果越好,但和沟宽无关.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用地的紧缺,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监视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和使用中的安全,需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形观测;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科学研
该文以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用的随机地震动为切入点,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结构有效随机地
软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它抗剪强度低变形大,如果处理不当,地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我国铁路和公路建设中,线路经常要穿过软土路段,为了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对软土路基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建造在高层建筑上作装饰用或某些特殊用途的钢结构塔楼.国内外关于高楼顶加钢塔结构体系的研究很少,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也无设计规范可供参考.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刚性钢框架梁柱连接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强震地区.但1994年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地震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地震中梁柱连接发生了脆性
为准确评定新建工程结构质量和在建结构服役能力,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工程结构的当前性态.工程结构系统识别技术利用动力检测得到的结构动力响应测量信息实现对结
场地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抗震安全性评价和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于均匀水平土层已没有困难,而对复杂的场地土层来说,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则是当前研究的热
为了考察无机悬浮颗粒体系的混凝过程,研究絮凝体的构造特征,本文通过PDA2000对无机悬浮体系的混凝进行光学在线监测,运用电视显微摄像仪对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学特性进行
本文首先阐述了导致结构非线性的一般原因,结构弹塑性理论的基本问题,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接着,总结归纳了应用有限单元法对钢结构斜隅支撑体系进行弹塑性受力分
弦辐穹顶(Chord Spoke Dome)是一种全新的预应力索杆结构体系,它的布索方案来源于“连续压间断拉”的平面弦辐结构的构造原则,同时又吸收了“连续拉间断压”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