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视角看英语政治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模糊性是所有人类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部分,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是一种语言选择,更是交际策略的一种体现。国内外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众多关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中,人们多从Paul 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Geoffrey Leech的礼貌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此外且关于政治新闻中存在的模糊限制语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George Lakoff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以及E.F.Prince et al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研究英语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是如何顺应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其在英语政治新闻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英语新闻主流媒体网站之一的英国卫报(http://www. theguardian.co.uk)政治一栏下随机选取了共计字数为25735的30篇英语政治新闻作为自建语料库。在George Lakoff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以及E.F. 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具体语境,采取逐句检查的方法,人工统计出四个类别的模糊限制语,并分别计算出其在自建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及频率。基于统计数字,笔者对自建语料库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发现模糊限制语广泛存在于英语政治新闻中,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使用最多。然后结合具体新闻例句,探讨四类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政治新闻中的语用功能。本文得出,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语言选择的结果,同时也顺应了新闻记者以及读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在新闻撰稿过程中,即语言选择过程中,新闻记者顺应了诸多因素,主要包括物理世界中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及准确性等因素,社交世界中对新闻话题及当事人的保密性和礼貌原则等因素以及心理世界中对新闻记者和读者双方心理世界等因素的顺应,以实现交际过程中不同的交际目的。同时,政治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具有提高政治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敏感性话题、保护新闻记者以及维护政治生活稳定性等语用功能。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新闻记者和读者更恰当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政治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负担,提高其分析和理解英语政治新闻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为开展脉冲高电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应用黑箱概念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脉冲分压器测量与标定的不确定度模型。依照不确定度传播率,对完善后的模型进行不确定
患者,48岁,因下腹痛11天,发热8天,于2011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10月11日月经来潮时出现中度下腹痛,伴有肛门坠胀感,自以为痛经口服中药调理。2011年10月13日,出现严重腹泻,每天约12
“支那”一词作为古代汉译佛教经典中表示中国的符号,自产生以来在中日两国均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在两国的使用与发展充分反映了中日两国相互认识从羡慕、尊敬、笃爱到嫉妒、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外国各领域的合作都有很大的提高,涉外事务日益增多,各项体制也不断完善,尤其是法律体制和法律观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可以说是日语中表示原因、理由的代表性词语。此外日语中也存在表示判断原因理由的复句。表示判断原因理由的接续词有(以上)」并且这些词都有着不同的意思分类。另—方面,汉
检索42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79-2007年CNK I期刊数据库的294篇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取穴规律,以期利于临床的规范用穴。
11月17日,四川由省经信委技创处王俊海副处长和张程老师、绵阳市经信委贾知湘科长和陶佳怡副科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徐庆元教授、西南科技大学冯启明教授、绵阳师范学院董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口译研究起步比较晚。进入21世纪后,随着口译教学的蓬勃发展,口译研究也呈兴旺发展之势。口译方面的期刊论文、研究论著、学位论文等数量有一定规模。本文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