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综合了井式梁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大跨度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较多地集中于水平地震反应,而对其竖向地震反应的研究工作则开展得较少.宏观震害和理论分析均表明,在高烈度区,竖向地震作用对大跨度结构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因而,研究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和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该结构在弹性阶段竖向地震效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具体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在加载的不同阶段,分别对结构进行白噪声扫描,获得了相应的频率响应函数,通过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结构在各阶段的频率和阻尼以及各自相应的变化情况.测量和研究了该结构模型在地震波输入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钢筋的动态应变值,获得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规律,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今后的理论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在弹性反应分析阶段,探讨了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时的振型组合方法和振型截断问题.分析了该种结构竖向地震内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大量的算例分析,系统研究了竖向地震内力系数随结构跨度、主梁高跨比、荷载大小、柱网尺寸、结构长宽比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种结构竖向地震内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研究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实施步骤,系统分析了美国规范ATC-40中的能力谱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的计算程序,为评判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耗能机制的实现、考虑出铰顺序的位移延性分析提供了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加以说明.最后,指出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之处.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一种三维无限元和有限元的构造方法、耦合方法和网格生成方法,并针对有限元区域对耦合方法计算结果的影响和无限元中节点位置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应用这种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需要烟囱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建筑物,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对于烟囱的地震反应分析,却始终停留在一些假设和计算理论之中,缺乏更为精
该文用平面杆系理论和空间虚拟层合单元法,在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杭州市文晖路桥)整桥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正装迭代法对该斜拉桥进行分阶段施工仿真分析;又通过建立有
该论文将基于荷载传递函数法的桩土体系模型与优化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优化反分析程序,能结合静载试验资料优化反演得到合理的土层参数.利用所得参
该文从弹性地基空间轴对称动力问题出发,建立强夯计算模型,并对用有限元法模拟强夯施工引起地基土体振动特性的求解策略进行了探讨;运用ALGOR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点单次夯击过
该文主要论述了水泥土添加剂配方和水泥土损伤模型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首先,基于对水泥加固土的机理和水泥水化、硬化的原理分析,本着节材、增效等6项原则,作者制定了熟石灰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在土建、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层出不穷,许多经济、快速、有效的实用
随着钢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新型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全称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或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无磁性、可回
空间网架结构与众多土木工程结构一样,在它们的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产生或累积损伤.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及时了解发现这些损伤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损伤的系统识别技术是
该文结合有关文献,阐述了无网格自然单元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其位移插值函数构造的C++程序,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结构弹塑性分析中.作者结合弹塑性分析的相关理论,用面向对象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