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其表现之一就是FDI规模的急剧扩张。FDI进入对东道国资本形成,提高就业率,国际收支调整和促进国际竞争,提高引资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贡献。但它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如可能带来国际收支风险,也可能带来错误的资源配置,或是对完善市场机制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一些附加的社会成本。正因为此,在经济政策决策中,弄清楚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必要通过实证分析明确经济发展现实中,FDI的实际效应到底如何。但现有的研究文献结论却大相径庭。考虑到经验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部分研究不恰当的忽略了东道国制度因素。本文的研究从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出发,按照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对制度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探讨制度质量对外资与增长的联系所产生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学术界公认的制度质量的几个评价体系,对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评分。再运用生产函数和FDI理论,借鉴Borensztein (1995)的模式,从生产函数中推导出理论模型,将FDI流入和制度虚拟变量交叉相乘进入模型进行一个截面数据分析。把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近似地分解为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无关的“掠夺效应”和与制度质量共同作用的“溢出效应”两部分,发现“掠夺效应”显著为负,而“溢出效应”则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当东道国制度质量达到一定高度,其效果变得不显著;并且,把解释变量替换成资本形成率后,仍然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分析框架为:第一部分为绪论,交待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文献评述,对国内外研究FDI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论;第三部分为理论模型,运用生产函数和新制度学派对“制度”的考虑方式,推导出本文经验分析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经验分析方法,构建经验模型,并对变量和数据进行描述;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的结果;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