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令社会关注的“男孩危机”现象的出现。2012年,上海第八中学创办了“男生班”,这所具有“单性教育”传统的女子中学,希望通过“实验男生班”的创办,逐步向“男校”过渡。该校男生班有着自己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尤其在语文教学上成果斐然。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通过“偶像生成”、“生存体验”“数字达人”、“差异理解”四大课程让学生拥有“忠诚、责任、独立、睿智”四大品质。文章通过男生班的基本情况介绍,阐述了男生班语文教学的课程开发、教材使用、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特色所在,希望通过男生班单性教育的特色,为当代中国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文章在绪论中详细阐述了男生班的创办缘起以及笔者进行该项研究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文章馀论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表明社会和学生家长对于“男生班”创办所具有的不同态度。最后指出,单性教育作为教育多元化的一种教学模式,无疑是有利于“因性施教”的。除了绪论和馀论外,文章共包括6个章节:①作为男生班基本情况介绍,涉及到男生班招生录取情况以及男生班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等方面。②谈到了男生班的语文课程开发来自社会、语文教研组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体现了民主性、参与性和学生主动性特征。③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四大课程(“偶像生成”、“生存体验”“数字达人”、“差异理解”)的现状来阐述因性施教的特点。④首先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不适合男生班使用的原因,如“女性化”特色浓厚、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缺乏“时代性”等;其次,详述了自编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的优势所在。⑤主要针对男生班的语文教学法进行分析,如立体全息教学法、电教法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法等(包括班级自主管理法、快乐阅读法、SMI学习法、检测法、家校互动法)。⑥作为论文最后一个章节,通过男生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来展现男生班教学实验对其他混合班级所具有的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