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工艺存在着聚磷菌与反硝化菌碳源竞争的问题、聚磷菌与硝化菌泥龄矛盾的问题、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聚磷菌影响的问题等,同时污水中宝贵的磷资源未得到回收。基于反硝化聚磷理论开发的双污泥工艺具有独立的硝化污泥系统和反硝化聚磷污泥系统,能够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将双污泥工艺与多级诱导结晶技术相结合,使得磷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硝化污泥和反硝化聚磷污泥的培养是整个工艺成功运行的关键,在培养硝化污泥30d的过程中,氨氮去除率从最初的47.7%增长到94.5%左右。采用两阶段法培养反硝化聚磷污泥,两阶段驯化法为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的好氧聚磷菌对磷的去除率从30%左右上升至70%以上,且聚磷量/释磷量约为1.26;第二阶段驯化的反硝化聚磷污泥缺氧聚磷量最终占总聚磷量的95.8%。未经驯化的好氧聚磷菌也具有一定的反硝化聚磷能力,只是由于反硝化聚磷菌所占比重较少,因此表现出的反硝化聚磷能力比较弱。当亚硝酸盐浓度较低时,驯化过的反硝化聚磷污泥能够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但是当亚硝酸盐浓度超过45mg/L时,反硝化聚磷污泥完全受到抑制。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双污泥工艺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并通过改变污泥回流比研究其对双污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85.6%、72.1%和92.0%,除氨氮外其余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COD和TP的去除效果较为稳定,污泥回流比对氨氮和硝态氮的影响较大,污泥回流比越高,出水氨氮浓度越高,硝态氮浓度越低,对于总氮的去除无较大影响,研究表明污泥回流比为0.2时,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双污泥-三级诱导磷结晶工艺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双污泥三级诱导磷结晶工艺对COD、TP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92.0%和97.3%,磷回收率达到65.1%;氨氮出水平均浓度为5.82mg/L,去除率为86.5%;TN出水浓度约为13.2mg/L,去除率为71.8%。对COD、N、P进行物料平衡时,平衡率分别为88%、97%和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