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污泥-三级诱导磷结晶工艺脱氮除磷中试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工艺存在着聚磷菌与反硝化菌碳源竞争的问题、聚磷菌与硝化菌泥龄矛盾的问题、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聚磷菌影响的问题等,同时污水中宝贵的磷资源未得到回收。基于反硝化聚磷理论开发的双污泥工艺具有独立的硝化污泥系统和反硝化聚磷污泥系统,能够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将双污泥工艺与多级诱导结晶技术相结合,使得磷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硝化污泥和反硝化聚磷污泥的培养是整个工艺成功运行的关键,在培养硝化污泥30d的过程中,氨氮去除率从最初的47.7%增长到94.5%左右。采用两阶段法培养反硝化聚磷污泥,两阶段驯化法为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好氧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的好氧聚磷菌对磷的去除率从30%左右上升至70%以上,且聚磷量/释磷量约为1.26;第二阶段驯化的反硝化聚磷污泥缺氧聚磷量最终占总聚磷量的95.8%。未经驯化的好氧聚磷菌也具有一定的反硝化聚磷能力,只是由于反硝化聚磷菌所占比重较少,因此表现出的反硝化聚磷能力比较弱。当亚硝酸盐浓度较低时,驯化过的反硝化聚磷污泥能够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但是当亚硝酸盐浓度超过45mg/L时,反硝化聚磷污泥完全受到抑制。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双污泥工艺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并通过改变污泥回流比研究其对双污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85.6%、72.1%和92.0%,除氨氮外其余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COD和TP的去除效果较为稳定,污泥回流比对氨氮和硝态氮的影响较大,污泥回流比越高,出水氨氮浓度越高,硝态氮浓度越低,对于总氮的去除无较大影响,研究表明污泥回流比为0.2时,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双污泥-三级诱导磷结晶工艺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双污泥三级诱导磷结晶工艺对COD、TP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92.0%和97.3%,磷回收率达到65.1%;氨氮出水平均浓度为5.82mg/L,去除率为86.5%;TN出水浓度约为13.2mg/L,去除率为71.8%。对COD、N、P进行物料平衡时,平衡率分别为88%、97%和93%。
其他文献
能源是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但是近年来,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在不断减少,同时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具有重大
近年来,人们对超强耦合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加深,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超强耦合领域的发展。当耦合物理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强度进入超强耦合参数区间时,旋转波近似的条件
当今世界,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日益增大,怎样循环利用资源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广西特有的锰矿产资源特点,将人造陶粒、碳酸锰尾矿配制成新型材料混凝土,不仅能够
脱氢枞胺是一种天然松香改性产品,为具有三环二萜刚性结构的手性伯胺,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能而倍受关注。以脱氢枞胺为原料进行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应用是其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途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为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快速、安全发展,相关部门及组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
激光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作用在材料的表面时具有超快的加热效应,适合用来制备各种纳米材料,近年来激光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SiC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基因组的编辑技术。随着1996年的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ZFN)和2009年的转录激活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的化学电源,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发展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纯电动
近年来,公司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已然成为我国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债券品种之一。然而,公司债违约事件也开始陆续出现,并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这一现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上市公司
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作为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广泛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聚酯纤维的工艺流程包括聚合、熔体输送、纺丝和后加工等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