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穆斯林民族在日常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贸等方面的缩影。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讨论了吴忠的清真寺在穆斯林聚居区中的功能。文章主要通过对吴忠市清真寺的数量、规模、回族信仰情况的论述,认为清真寺在穆斯林聚居区中不仅为穆斯林提供了履行宗教义务和举行世俗仪式的场所,而且还较为完好的保留了传统经堂教育的形式。但是,清真寺传统的经堂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局限性较大。因此,吴忠当代宗教教育如何克服传统经堂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得到全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还论述了清真寺中教职人员如何正确引导教民爱国爱教、如何有效贯彻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及在协调民理纠纷、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文章阐述了吴忠清真寺的功能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职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清真寺内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清真寺经济价值取向不利于宗教自身的发展等。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经堂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教群众理念异化、清真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不畅。最后文章针对清真寺功能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培养综合型教职人员、建立完善的经堂教育管理体系,从而促使传统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适应;如何改变清真寺寺管人员的传统思想,强化清真寺的财务监管制度,开展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三方面来正确引导清真寺经济的发展;如何建立健全清真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