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催化水分解是推动可持续能源从电能向清洁氢燃料转变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开发低成本、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由过渡金属硒化物(Transition metal selenide,简称TMS)和杂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降低协同电催化中能源消耗的优先选择。本论文主要通过筛选合适前驱体、探索最优热解条件、调节产物化学组成、控制材料规整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催化水分解是推动可持续能源从电能向清洁氢燃料转变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开发低成本、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由过渡金属硒化物(Transition metal selenide,简称TMS)和杂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降低协同电催化中能源消耗的优先选择。本论文主要通过筛选合适前驱体、探索最优热解条件、调节产物化学组成、控制材料规整形貌等方法得到了氮掺杂碳包覆的硒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这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催化剂展示了良好电催化水分解的应用前景,主要内容如下:(1)金属-有机框架物衍生珊瑚状NiSe@NC纳米杂化物用于全p H电催化产氢。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1)为自牺牲模板,通过简单惰性气氛下煅烧硒化,原位构筑了氮掺杂多孔碳包裹的硒化镍纳米复合材料。本章主要讨论了不同梯度硒化温度对复合产物碳和氮含量的影响,进而对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煅烧温度为600℃时,该复合材料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分别表现出了较低的过电势(123m V,250 m V,300 m V)。这种优异的性能主要归因于高的比表面积(125.4 m2·g-1)、有利的介孔结构以及各单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2)金属-有机框架物衍生NiSe2@NC等级孔纳米片用于电催化产氢。以2D片状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MOF-2)为自组装模板,采用不同的硒化方式可控的合成了两种硒化物(NiSe@NC和NiSe2@NC)。通过对比发现,NiSe2@NC比NiSe@NC表现出了众多优异的特性:更高的比表面积(214.84 m2 g-1),微-介孔多级孔特性(1.9 nm和4.5 nm)以及更均匀的尺寸(15 nm)。众多优异的特性赋予了NiSe2@NC纳米杂化物优异的电解水产氢的性能,在酸性溶液中达到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需要的过电位为165 m V,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预碳化是形成性能优异的NiSe2@NC复合材料的关键步骤。(3)吡啶氮助力NiSe2@NC界面电子调控用于水分解。一种配体辅助的策略用来制备高吡啶-氮含量的NiSe2@NC八面体,由于具有强的界面耦合作用和超亲水性(亲水角为27°),NiSe2@NC纳米杂化物可用作高活性双功能的电催化产氢/产氧催化剂。使用这种材料同时作为阳极和阴极的电催化剂用于整体水分解时,实现1.67 V的低电压仅仅需要50 m A·cm-2的电流密度,而且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36 h的长期耐久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吡啶-氮在促进界面电子调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为鉴定吡啶-氮在协同电催化中对总体水分解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其他文献
聚乙烯是世界合成材料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因其优异性能,国内外对此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其生产、加工和储存等过程中,由于聚乙烯粉尘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因摩擦、碰撞等原因产生静电火花,极有可能会发生粉尘燃爆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选取聚乙烯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聚乙烯的最小点火能和最低着火温度,为聚乙烯粉尘的爆炸敏感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主要是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燃烧所引起的严峻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产生了浓厚兴趣。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存储与转化的技术(如电解水,燃料电池)则变得尤为重要。降低电解水和燃料电池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所需要能量的有效方法是使用高性能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型晶态多孔有序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孔隙率、较大的比表面积
锂二氧化碳电池不仅是一种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电源,还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装置。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应用,不仅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碳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较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锂二氧化碳电池性能受到阴极催
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独特的共轭π电子结构以及分子结构的易功能化修饰和可溶剂化处理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光电催化和电化学活性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由于其分子的核心结构与某些天然酶(叶绿素、血红素)相似,使得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具备良好的催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仿酶模型化合物的候选体。本论文以卟啉和酞菁为电化学活性单元,针对电化学传感中,存在着对探针分子选择识别性不足的问题,选取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中具有分子尺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替代能源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技术之一。其阳极是氧化反应发生的场所,同时高度的燃料适应性使得阳极材料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镍及其合金因价格低廉、高催化活性而被认为是理想的燃料氧化反应催化剂,并被广泛用作SOFC阳极材料。然而高催化活性所带来的积碳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因此,
农药以其高效的杀虫,除草等能力,对农业、林业、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农产品存在一定量的农药残留,严重威胁人们的饮食安全。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农产品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及残留水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常规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这些技术虽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但依赖于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检测周期长,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能满足生
通过生物来源的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化妆品或生物医学制剂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功能性。生物来源的颗粒尤其是蛋白质纳米粒子令人特别感兴趣,其天然的两亲性质和营养价值在制备高级Pickering乳液方面具有双重益处。虽然最常见的蛋白质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显示出优异的单分散性,但它们很容易受到工业乳液的过程变量的影响(例如,高温或宽p H变化)。此外
在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锌镍电池作为一种绿色能源,以其自身优异的性能在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备受人们的关注。首先锌镍电池本身具有材料绿色、环保、来源广,易回收等优点;其次优异的低温性能,在-30℃仍正常工作容量并无大幅度衰减;最后电池本身出色的倍率性能,能够承受50C的大电流充放。但同时锌镍电池自身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特别是锌镍电池负极材料自身在强碱性中的溶解、钝化、变形、形
活性炭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制药、冶金和电极材料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磷酸法是唯一被应用于工业的活性炭化学制备方法,其安全性高且工艺流程较成熟,但也存在如制备周期较长、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不够高等问题。超声能强化原材料与活化剂之间的传质,加速物质交换反应的进程,从而弥补传统磷酸法的不足。而关于超声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及活性炭制备的声化学反应器的研究都比较少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尽量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明显加强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