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地域和传统的不同上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其中也包含了文明、政治、经济。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西方文明逐渐向商业化经济发展,是一种商业文明。这样一来,电视纪录片在社会中的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中才能将各个层次的人群结合在一起,供需关系也能相对平衡和稳定的发展,从而将更多的观众带入到纪录片的世界中。
我们国家的纪录片要真正的打入国际市场,除了像西方纪录片产业国际化市场化的运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涵,这两点要一同发展,失去了哪一点都是不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记录片,它是一种文化产品,而中国的纪录片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视点,就不能在文化意义的层面上站稳脚跟,这种文化意义上的生存权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必须承担的使命。所以,与世界文化相接轨,用世界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是基础;打造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视点是核心,也就是说在市场生存的基础上还要实现文化的生存。这两种手段成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能否在国际上成功至关重要的条件。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于国际和国内的纪录片,在国际化浪潮下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国内纪录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向国外纪录片学习的地方。
第二部分,通过东西方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从影像纪录、结构叙事手法、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个梳理和分析。
第三部分,对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制作上的方法进行一个分析,包括意识形态、国际化制作的前提、基础、途径、核心等各个方面,希望能早日将中国纪录片被国际所大范围接受,让富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在全世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