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国际社会处于经济下行期的大背景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核心,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内陆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适时提出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战略目标,出台的扩大开放各项利好政策,有利于坚定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但是让外来投资者认识到重庆市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认可重庆市优越的投资环境,需要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找出影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不足的“短板”,通过改进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子,优化投资环境,以实现重庆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战略目标,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综合运用区域分工理论、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区域要素流动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构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出提升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1.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以区域分工理论、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区域要素流动理论为指导,采用决策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综合比较国内典型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基础上,从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变的规律中确立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新思路。本文在参考并综合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后,以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就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其定义为“一个经济区域(国家、地区、城市群或城市)以吸引经济资源(以资本为主)为目标的投资环境的综合实力。”以此内涵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的、动态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通过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代表性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以及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的测算,找出影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不利因子,据此提出改善重庆市投资环境,提升该地区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2.研究的基本结论本文通过评估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定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增长潜力,提出针对当前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制约因子、符合优化重庆市投资环境实际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1、从全国范围看,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省区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运营效率竞争力、增长转型竞争力和设施配套竞争力上,其中运营效率竞争力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运营效率竞争力由政策法规和办事效率两大因子构成,而这两个因子在七省(市)排名中皆居末位,直接导致重庆运营效率竞争力的低下。重庆市增长转型竞争力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金融环境服务不足。重庆市设施配套竞争力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社会生活服务配套相对不够。2、在局部范围看,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具有相对优势,领先于中部的安徽和同为西部省区的四川。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开放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竞争力上,其中产业开放竞争力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做出主要贡献。促进重庆市产业开放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在重庆市于对外开放力度很大,居七省(市)之首。重庆市文化教育水平在七省(市)中排名居前,是重庆市技术创新竞争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主要贡献因素。3、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2007年较往年的增幅最大。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最强的是产业开放竞争力,年均增长率速度高达40.12%,其次是以平均增长速度8.42%增长的技术创新竞争力。促使产业开放竞争力高速增长的主要因子是产业开放,说明产业开放度是近年来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技术创新竞争力增长较为平稳,却以每年的持续增长为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增长转型竞争力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增长过程,是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潜在动力。运营效率竞争力起伏较频繁,有待于稳步提升。设施配套竞争力总体来看处于负增长,是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的主要因素。4、针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以及增长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从五大单项竞争力方面提出提升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挖掘市场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重庆市产业开放竞争力;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竞争力;扩大非公经济进入领域,扶植中小企业,培育增长转型竞争力;准确定位政府角色,提高政府效率,提升运营效率竞争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设施配套竞争力。3.研究的主要特色1、文章选题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本文研究成果主要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之用。从研究本身来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行业竞争力、中国及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评估研究成果尚丰富,但大多立足于宏观。微观区域中的产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包括外商投资环境竞争力、制造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评估研究还不够。而从实践价值来看,重庆市投资环境总体水平较低,需要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竞争力不足的“短板”。找出“短板”不仅是职能部门决策需要明确的问题,也是投资者急需知道的内容。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找出以制约重庆市投资环境改善的“短板”。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光明的应用前景。2、文章构建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概念框架,并以此为根据设计静动态结合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根据对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以及其丰富的内涵,本文将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分解为五个单项竞争力:产业开放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增长转型竞争力、运营效率竞争力、设施配套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静动态结合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重庆市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及其增长能力,并达到了预期效果。4.深入研究的拓展本文属于应用型研究,需要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和调查的局限性,定量指标数据收集依然存在难度,而且定性指标水平的确定由于受主观判断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在指标设计上,虽然指标体系构建较为齐全,但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动态指标的构建是本文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研究空间。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与其他省份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横向研究,尝试采用了综合评价法对2003年至2007年重庆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增长能力研究,但可以继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实证分析方法,比如探索计量模型等在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