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注水区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中部,目前该区块处于开发的中期,综合含水率不高,但注水井网不完善,地层亏空较大,造成地层能量偏低,油藏采油采液速度低,为了挖掘油藏的开发潜力,提高采收率,重新认识油藏的地质特征、油藏开发动态及储量动用状况,完善和调整该区的注采系统,以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松树林-新窑注水区域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地质、测井、钻井、分析测试等多方面的基础地质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对油田的沉积相、储层及构造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再认识。分析得出该区延长组长6、长4+5油层组分别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物性较差,总体为低、特低孔隙度,特低、超低渗透率储层。通过以上研究,揭示出油藏地质特征和油井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计算法、开发技术政策论证等方法开展了油藏工程评价,包括注水效果评价、开发层系及井网调整分析、最终采收率预测研究等。研究表明,由于处于开发的中期,井网不完善,注采严重失衡,导致油藏压力损耗较大,采出程度低,严重制约着整个油田的开发与生产,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目前的开发策略,为下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依据。经过分析,认为对目前井网进行加密,将部分老采油井转注,以反九点法的形式完善混合注采井网,可以有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