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细菌去乙酰化酶AhCobQ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在物种中广泛分布,参与蛋白质翻译、转录复制、新陈代谢、信号转导等多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该修饰调控的分子机制是当前生物大分子修饰机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一方面,蛋白可以通过酶促或者非酶的化学反应将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乙酰化修饰;另一方面,蛋白需要特异的赖氨酸去乙酰化酶(KDACs)对乙酰化修饰蛋白的功能进行可逆调控。目前,细菌中已确定功能的KDACs均与真核同源,包括Zn2+依赖型Rp Lda(与II型KDACs同源)、Zn2+依赖型Acu C(与I型同源)以及NAD+依赖型Sirtuins(与III型同源)3种,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KDACs目前尚不可知。不同物种中蛋白赖氨酸乙酰化修饰的位点多达上百至数千个,而当前已知的细菌去乙酰化酶种类明显与修饰底物数量相差甚远,细菌内很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KDACs对特异的蛋白底物起作用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寻找新的细菌蛋白赖氨酸去乙酰化酶,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与其功能,是当前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调控领域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以在水产养殖业中引起鱼类爆发性流行病感染的人-畜-鱼共患重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材料,发现该菌的Cob Q蛋白(Ah Cob Q,Uniport ID A0KI27,基因名AHA_1389)是一类不依赖于Zn2+、NAD+以及ATP的去乙酰化酶,该蛋白与当前已知的所有KDACs没有同源性,且只在原核生物中存在,是一类新鉴定的去乙酰化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ahcob Q缺失菌株,以野生型及经典去乙酰化酶ahcob B基因缺失菌株为对照,对ahcob Q突变株全菌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Δahcob Q与Δahcob B均能引起全菌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升高,初步怀疑Ah Cob Q是去乙酰化酶;(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h Cob Q由一个NTPase的domain(4-179aa)和一个未知功能区域(180-265aa)组成。同源比对分析发现该蛋白与目前已知的KDACs没有同源性,且在真核生物中没有同源蛋白,提示Ah Cob Q可能是一类新型KDAC;(3)对缺失菌生理表型的检测发现,缺失ahcob B后细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增强,而Δahcob Q则显著提高细菌运动能力以及铁离子利用能力、减弱生物被膜生成能力,两者对细菌生理表型的影响有显著不同;(4)通过体外去乙酰化修饰实验,发现Ah Cob Q可以在体外不依赖Zn2+、NAD+以及ATP对乙酰化修饰BSA蛋白(Kac-BSA)进行去乙酰化修饰,并可能依赖铁离子执行去乙酰化酶功能;(5)合成乙酰化修饰肽段,利用质谱技术确认Ah Cob Q确实可以将合成的乙酰化修饰肽段去乙酰化,从而排除其可能是水解酶的可能性;(6)利用定点突变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确定Ah Cob Q的去乙酰化酶活性区域在195-245aa的未知功能区域内,并发现L196为Ah Cob Q关键酶活性位点之一。以上结果说明Ah Cob Q不需要依赖Zn2+与NAD+辅助就可以显著地去除Kac-BSA乙酰化修饰,且与目前已知的去乙酰化酶没有明显的同源性,是一类新的去乙酰基化修饰酶。(7)为进一步确认Ah Cob Q蛋白的去乙酰化酶活性及其生物学功能,本论文利用定量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手段,比较ahcob B、ahacu C和ahcob Q分别缺失后,其乙酰化修饰蛋白底物及修饰位点的异同,结果发现Ah Cob Q共调控47个修饰蛋白的52个乙酰化修饰位点发生上调变化,其中与Ah Cob B共同调控的位点6个,与Ah Acu C共同修饰位点9个,三个蛋白共同调控的修饰位点共4个;(8)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h Cob Q主要影响能量代谢以及转录翻译相关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变化;(9)通过蛋白定点乙酰化修饰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发现Ah Cob Q确实可以在体外将上述乙酰化修饰底物蛋白去乙修饰。值得注意的是,Ah Cob Q不仅可以单独去除特定位点的乙酰化修饰,还可以与其他KDACs合作,共同调控同一个蛋白不同修饰位点或者相同位点的去乙酰化修饰;(10)进一步通过酶活测定实验发现,Ah Cob Q可以去除TCA循环中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的K388位点的乙酰化修饰,增强酶活性,从而参与细菌能量代谢的调控过程;(11)最后,通过缺失菌的斑马鱼攻毒实验发现,Ah Cob Q参与嗜水气单胞菌毒力的调控。进一步利用酶活测定与竞争ELISA技术手段,发现Ah Cob Q并不影响细菌毒力因子-烯醇化酶ENO的代谢酶活性,但可以通过去除ENO K195位点乙酰化修饰,增强ENO与人源纤溶酶原(PLG)的相互作用,提示Ah Cob Q可能通过正调控ENO-PLG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病原菌降解破坏宿主细胞外基质进入胞内,从而入侵宿主。综上所述,本论文发现Ah Cob Q是一种新型去乙酰化酶,可以调控多种关键酶的活性,影响细菌的能量代谢、转录翻译与细菌毒力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同时确定了Ah Cob Q的活性区域与活性位点,提出调控细菌乙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子新机制。以上研究拓展了对细菌去乙酰化酶的种类和依赖类型的认识,加深了对细菌蛋白乙酰化修饰如何调控蛋白的代谢与入侵宿主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理解,为更好地研究细菌如何通过调控蛋白的功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保持细菌生态位的动态平衡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防治该致病菌的感染提供新的靶标与思路。
其他文献
报纸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实现电能和热能相互转换的新型清洁能源材料。当前热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提升传统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及探索开发新型热电材料。立方硫族化合物因储量丰富,容易合成、便于大规模生产而且性能优异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具有立方结构的传统硫族化合物PbTe及新型硫族化合物Cu12Sb4S13为目标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多种手段优化其电、热输运性能以大幅提高其热电优值。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
学位
随着Kepler、TESS以及JWST等空间望远镜的发射以及地面望远镜精度的提高,近年来观测到的系外行星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截至2022年3月24日已发现了 5005颗系外行星环绕在主序星周围,其质量和半径等固有属性以及轨道分布特征与恒星息息相关,通常质量越大的恒星周围形成的行星质量、轨道半长径也越大,巨行星的形成率随恒星金属丰度增加而增加。根据恒星特征谱线及温度,摩根-肯纳分类法将主序星分为O、B
学位
近些年来,切换系统作为混合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切换系统因其所具有的动力学参数瞬时跳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具有跳变特性的控制系统中。在实际工程中,切换系统往往需要借助数字通信网络传输反馈信息。然而由于数字通道的网络带宽的限制,反馈信息只能在离散时刻上传输,且在传输之前需要被量化为有限个比特的数字信号,这会导致现有的基于精确反馈信息的切换系统的结果不能够被直接应用。
学位
目的 基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构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搜集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心内科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频繁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正常运转的基石。正因如此,信息安全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重视。信息安全离不开密码学的发展。然而,随着量子计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依赖于计算复杂度的现代密码学的安全性变得岌岌可危。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种新颖的密钥分发方式——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日益受到学
学位
随着我国进境粮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品质检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在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标准更新不及时、监管人力资源不足、改革创新进展缓慢等诸多问题,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应对解决措施建议。
期刊
随着煤炭需求量增加,导致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转移,深部复杂的地质环境势必造成煤炭开采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巷道围岩稳定性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注浆加固对围岩稳定性控制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而围岩梯度破坏引起的裂隙不均匀特征,造成传统注浆材料由于颗粒大等问题不能满足注浆加固对围岩稳定性控制的要求;且深部环境更加复杂,面临富水和离子侵蚀环境,造成水泥基注浆材料出现力学性能明显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论
学位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依法治疆方略的目标要求下,目前新疆口岸经济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如存在口岸地方立法不够完善、进出口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对外贸易促进与保障措施乏力等问题,阻碍了新疆口岸经济法治化建设进程。为此,应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法治疆方略与新疆口岸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建立“一基础多辅助”型地方立法体系,打造“阳光监管”模式,重视风险预防机制建设,创新对外贸易促进与保
期刊
液滴/气泡定向操纵在雾水收集、化学微反应和生物医疗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仿生人造界面浸润材料和利用外场激励实现液滴定向操纵策略均受限于其本征限制。例如,基于化学润湿梯度和结构梯度的被动式液滴运输受限于速度和体积范围;而基于电、磁、光和热场驱动的主动式液滴操纵技术受限于其本征缺陷。本文提出基于飞秒激光制备各向异性微结构的机械调谐液滴操纵技术,即通过机械拉伸和机械振动调控液滴和水下气泡行为。主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