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黏土改性注浆材料水化机理及加固围岩力学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炭需求量增加,导致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转移,深部复杂的地质环境势必造成煤炭开采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巷道围岩稳定性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注浆加固对围岩稳定性控制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而围岩梯度破坏引起的裂隙不均匀特征,造成传统注浆材料由于颗粒大等问题不能满足注浆加固对围岩稳定性控制的要求;且深部环境更加复杂,面临富水和离子侵蚀环境,造成水泥基注浆材料出现力学性能明显下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论文首先采用室内试验改进了传统注浆材料的缺陷,提出了纳米黏土(NC)改性水泥注浆材料的方法,借助宏观和微观手段分析了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水化机理,进一步研究了复杂环境下纳米基注浆材料的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演化特征;同时研究了纳米基注浆材料对围岩分级控制加固试验,结合水泥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根据围岩梯度破坏规律,提出了梯度支护分级加固机理,采用D-P准则和弹脆性损伤模型,建立了围岩梯度破坏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对深部围岩稳定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上述分析,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1)首先研究了纳米黏土注浆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得出NC含量增加,浆液初凝时间变短,泌水率明显下降,但缓凝剂对终凝时间影响不大;NC掺量与浆液的流动时间呈现反比例关系且具有拟合度较高的指数特征;同时NC掺量增加,纳米黏土材料结石体的纵波和横波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向,表明NC改变了水泥试样的致密性。纵波速度的改变与抗压强度的变化相似,即试件的抗压强度越大,其对应的纵波波速也越大,同时得出了水泥试件毛细吸水率规律。(2)借助微观试验,揭示了其水化机理。微观试验MIP得出:NC≤2%时,试样的无害孔和少害孔增多,相对应的有害孔和多害孔呈现下降趋势,水泥材料的水化反应更加充分,试样密实度较大;NC≥2%时,水泥水化生成的凝胶孔和过渡孔减少,密实度降低,其宏观力学性能变差。微观试验表明,NC≤2%时,钙矾石(AFt)产物明显增多且比较密集,形貌呈现出“花骨朵”状,同时伴随氢氧化钙(CH)消耗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形成,C-S-H可以填充试件的孔隙结构,提高致密性;当NC继续增多,AFt长度较短,呈细针状,并发现片状CH,C-S-H明显减少,水化产物和AFt都受到限制,影响试样密实度和孔径结构。(3)为满足复杂条件对注浆材料的要求,论文研究了复杂环境对注浆材料的侵蚀特性。试验得出离子侵蚀下NC含量的加入提高了试样强度,降低质量损失率;NC增加不仅能填充水泥材料的孔隙,而且能促进水化反应,降低渗透性;同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渗透率和浸泡时间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微观试验表明,当NC含量为2 wt.%时,水化产物AFt的峰值强度最高,NC最大程度的促进了水化反应,生成较多的水化物质;NC含量高于2%时,水化反应受到抑制,主要产物AFt减少,同时C-S-H生成量也减少,试样的充填作用减弱,孔隙增大,最终导致致密性降低,AFt的含量和形态也随着NC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微观分析表明,NC能有效的填补水泥材料孔隙,促进水化反应,细化材料孔隙结构。(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纳米黏土注浆材料对围岩分级控制加固试验验证;NC材料加固围岩后,围岩强度能达到完整岩石峰值强度的63.4%(σ3=2.0 MPa)、58.3%(σ3=5.0 MPa)和63.2%(σ3=10.0 MPa)。且NC注浆材料加固破坏后的裂隙岩体,其峰值强度达到完整试样的37.4%,而HC材料加固后达到完整岩石的22.8%。峰后加固试验表明,NC注浆材料具备粒径小且粘结力强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渗透围岩较小裂隙。(5)根据巷道存在梯度破坏形态,结合围岩裂纹分布特征,提出了梯度分级加固控制,即破碎区采取锚杆和高强度注浆加固的方式,实现巷道外围的梯度承压壳;由于塑性区裂隙、孔径沿巷道径向应力方向逐渐变小,张开裂隙也转变为闭合裂隙,普通注浆材料很难完成较好填充作用,在塑性区采用纳米基注浆材料实现分级加固,形成三维梯度承压壳,实现围岩稳定特性。(6)结合研发的注浆加固材料,采用D-P准则和弹脆性损伤模型,建立了梯度支护分级加固力学模型,依据梯度破坏特征建立分级梯度承压壳,提出了梯度承压壳控制机理,实现了围岩强度的恢复;基于围岩梯度应力解,得出了梯度系数KΔ:KΔ=K.cΩ=|σθ/σr.cΩ|;采用数值模拟标定了围岩参数,并完成了初始支护验证;同时得出梯度分级加固技术使围岩位移由局部剧烈变形逐渐转变为均匀缓慢整体变形,并对支护效果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围岩梯度力学加固模型为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15%。GBM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由于血脑屏障,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化疗药物。引起GBM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 cell,GSC)。已有许多文献报道GSC参与
学位
氮是生命体重要的组成元素,整个生态系统通过氮循环而相互关联,因而深刻认识含氮化合物相互转化过程对人类生产活动至关重要。当前,随着能源危机日益加重,通过绿色电催化方式在常温常压下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近年来,尽管围绕含氮小分子电催化转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过电催化方式合成高附加值含氮化合物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多电子转移及
学位
由于光纤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光纤为工作介质的光纤激光器,在光束质量、制造成本、稳定性和阈值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是目前国内外激光器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激光峰值功率需求的提升,产生超快脉冲的锁模光纤激光器发展迅速,它在通信、传感、工业、国防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去对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主要围绕单模光纤展开。近年来,多模光纤激光器逐渐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与单模光纤激光
学位
报纸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实现电能和热能相互转换的新型清洁能源材料。当前热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提升传统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及探索开发新型热电材料。立方硫族化合物因储量丰富,容易合成、便于大规模生产而且性能优异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具有立方结构的传统硫族化合物PbTe及新型硫族化合物Cu12Sb4S13为目标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多种手段优化其电、热输运性能以大幅提高其热电优值。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
学位
随着Kepler、TESS以及JWST等空间望远镜的发射以及地面望远镜精度的提高,近年来观测到的系外行星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截至2022年3月24日已发现了 5005颗系外行星环绕在主序星周围,其质量和半径等固有属性以及轨道分布特征与恒星息息相关,通常质量越大的恒星周围形成的行星质量、轨道半长径也越大,巨行星的形成率随恒星金属丰度增加而增加。根据恒星特征谱线及温度,摩根-肯纳分类法将主序星分为O、B
学位
近些年来,切换系统作为混合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切换系统因其所具有的动力学参数瞬时跳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具有跳变特性的控制系统中。在实际工程中,切换系统往往需要借助数字通信网络传输反馈信息。然而由于数字通道的网络带宽的限制,反馈信息只能在离散时刻上传输,且在传输之前需要被量化为有限个比特的数字信号,这会导致现有的基于精确反馈信息的切换系统的结果不能够被直接应用。
学位
目的 基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构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搜集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心内科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频繁的信息交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正常运转的基石。正因如此,信息安全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重视。信息安全离不开密码学的发展。然而,随着量子计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依赖于计算复杂度的现代密码学的安全性变得岌岌可危。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种新颖的密钥分发方式——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日益受到学
学位
随着我国进境粮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品质检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在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标准更新不及时、监管人力资源不足、改革创新进展缓慢等诸多问题,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应对解决措施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