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阐述和探讨了如何建立宋(辽)金山西建筑营造技术信息数据库。在整个论述和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对海量的宋(辽)金时期山西地区的文物建筑信息进行甄选及分类;再者就是如何根据宋(辽)金时期山西地区的文物建筑特点及分类要求,设计并构建数据库框架,并将经过甄选和分类的信息收录进数据库中。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述,主要阐述课题的选题来源、研究背景、目的、现实意义,强调了研究并构建宋(辽)金山西建筑营造技术信息数据库是我国地域建筑历史研究的需要,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拟定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框架,明确了研究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点明论文创新点。第二章从对文物建筑价值的论述入手,进而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方面结合实例阐明了宋(辽)金时期文物建筑的价值与特点,并罗列出山西现存宋(辽)金时期的文保建筑名单。第三章提出了宋(辽)金时期山西地域文物建筑信息的甄选原则及分类方法,即根据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来进行文物信息的甄别与选定;然后按照文物建筑本体信息、环境背景信息、文物研究信息“三位一体”的架构对甄选过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类。为下一步数据库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思想,并为最终完成构建的数据库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素材准备。第四章根据第二章总结出宋(辽)金时期文物建筑的特点和第三章所述详细的信息分类和信息形式,结合数据库的功能预期,对数据库进行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选用C#、ASP.net、SQL server、JavaScriptAPI等关键技术,完成数据库的构建。第五章是在结合了第三章对文物建筑信息(数据库素材)的整理工作和第四章对网络信息数据的搭建工作后,完成了数据库的信息收录工作。并以柳林香严寺为例,罗列部分收录的信息,展示投入使用后的数据库信息收录及查询浏览的功能。回顾数据库的整个研究及构建过程,我们提出了建立文物建筑信息数据库是文物建筑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结果,将对今后文物建筑的研究、保护及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值得推广。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点明了今后要改善的方向。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可谓“一年一升级,三年一换代”,在物联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将这些新技术整合应用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呢?以上这些构成了最后的结语及展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