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一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既广泛地反映了近三十年文学的坎坷与曲折,又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的和以新现实主义为主体的茅盾文学奖美学。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制度实践,还是从作为“一个国家文学实力标志”的长篇小说体裁:无论是从茅盾文学奖美学内在的本质特征,还是从提升中国的文学形象与实力、加强与世界文学的深刻联系,以及从制度、文本到文化对当代文学研究进行本体反思等等方面,茅盾文学奖都值得我们进行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研究。然而,尽管当前对茅盾文学奖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我们细究的话,就会发现,对茅盾文学奖主要存在着两极评价,一是过度抬高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地位,认为它有着价值的“永恒性”,永远不会贬值,忽略了茅盾文学奖的某些作品的“历史性”,或者说它们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一是过度贬低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价值,认为它是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产物,与“纯文学”无关,并且由于文学的边缘化正在趋于“速朽”;还有的论者把茅盾文学奖“娱乐化”,以耸人听闻的评价或者貌似揭秘的“内幕”进行歪曲或者遮蔽,使之失“真”;以及受限于方法、观念、视界等等因素,茅盾文学奖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甚至欠缺与之展开的具有学理深度的“对话”。鉴于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某些缺失,如欠缺理性与对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之自觉的遵守和认同,欠缺对研究对象生命式的理解与感悟,特别是欠缺把古今中外文学研究方法之自觉地融汇贯通等等,本论文将借鉴接受美学和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观点,以及韦勒克与沃伦所倡导的文学之“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理论,遵循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还原”、“总体性”和“辩证地批判”等等三个基本原则,采取“综合创新”方法对茅盾文学奖进行跨对象、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力求从三个层面对茅盾文学奖作丰富的阐释与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是制度层面。党和国家从宏观上制定了有关文化政策、措施或者规定,它们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生存的总体环境,我们称之为“外部制度”;主办者专门针对茅盾文学奖所制定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是积六届评奖经验而成并遂步完善的,它们构成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场”,我们称之为“内部制度”;在兼顾以前的各种“条例”之时,我们主要还是以“修订稿”作为论述对象。它包括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评选内情”、“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以及“经典观”等等义域。这些“内部制度”具有“软性”的引导功能,它们方方面面地影响着茅盾文学奖,并策动着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形成。一是“文本-美学”层面。这主要是指:茅盾文学奖尽管文本互不相属,但都有着内容的“互文性”,在艺术特征方面也具有某种宏观的“整体性”。当然,它们是开放而非封闭的。不断地吐故纳新;是动态而非静止的,维持着某种异态的平衡;逐渐趋向于深刻的内在化而非表象式背离,体现出虽具多样但又有若干共性的美学追求。从总体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题材的倾斜呈现,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文学主潮,包括全知视角、正面价值、新现实主义与史诗传统等等具有原则意义的“基本叙事”因素,以及共同的思维精神——它们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础”。从类型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农村小说与乡土意识、改革小说及其精神变迁、历史小说及其叙事观念,以及张洁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的“文学转型”等等方面丰富、补充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现代内涵。从个体性来看,在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宏大结构之中,一些文本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使之增色;笔者在论文之中为它们作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如《平凡的世界》深度的价值取向、《白鹿原》深厚的悲剧意识、《长恨歌》深刻的生命伦理、《张居正》独特的叙述哲学、《尘埃落定》丰富的想象诗学等等,从而进一步完善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些内容构成了茅盾文奖美学的主体与基本框架。一是“比较—美学”层面。我们把茅盾文学奖与世界“第一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比较的话,会发现它们既有若干的认同途径或者共性,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障碍和缺失,如《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人》深在的精神联系、《大街》与《芙蓉镇》的国家形象诗学、《约翰·克利斯朵夫》与《白门柳》的知识分子形象、《开罗三部曲》与《茶人三部曲》的叙述同构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茅盾文学奖与世界文学是相通的,尽管它还有着种种的不足甚至缺陷,但在主要方面,它在不断地跟进与融合世界文学,并在不断地对话与交流中建构着自己的诗学特色。我们深信,在攀向高峰的途中,尽管还会有困难重重,但它将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学成为不可或缺又风格独具的一极。最后,对茅盾文学奖进行展望,随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成熟及与世界文学融合的加快,茅盾文学奖将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华语性、人文性与经典性,并将具备着世界意义。当然,任重道远,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及社会的不懈与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要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条道路,在对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建立了粮食及其制品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物质(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
目的观察头针透刺法对脑梗死大鼠血清及脑组织CD40与CD40L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头针透刺组、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
证券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QFⅡ制度的实施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史中的一块里程碑,这将在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运输在国民生产以及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营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在铁路自动化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轨道信号
采用钢结构轻型屋面系统的建筑与其它类型屋面体系的建筑在抵抗风荷载作用上有较大的不同,这类建筑受局部风作用的影响较大。大量实际风灾调查结果表明,大型现代建筑在风作用下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近3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质上就是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金钱债权,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由其通过
目的:从学生的时间管理与外在环境入手,对网络成瘾与家庭管束、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可操作性预测因素,以期为预防和干预高中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犯罪问题也如影随行般日益呈现恶化的趋势。庞大的犯罪受害人群体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视角,未成年人犯罪被害总体上可划分为因家庭
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为侦查主体的刑事诉讼行为,因为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问题最多的阶段,而问题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于侦查主体的刑事诉讼行为缺乏程序内的制约。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