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润滑油是改善润滑表面摩擦状况、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技术,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质是决定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纳米润滑添加剂因其微尺寸、高表面能等特点而具有更优的减摩抗磨性能。因此,开展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对提升润滑油润滑性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试验参数下两种混合型纳米添加剂(BN/AlN和BN/TiN)和一种复合型纳米添加剂(BN@C)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润滑油是改善润滑表面摩擦状况、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技术,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质是决定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纳米润滑添加剂因其微尺寸、高表面能等特点而具有更优的减摩抗磨性能。因此,开展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对提升润滑油润滑性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试验参数下两种混合型纳米添加剂(BN/AlN和BN/TiN)和一种复合型纳米添加剂(BN@C)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摩擦系数、磨斑直径、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化合价态等性能分析,阐述了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与自修复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油酸、司班80、硅烷偶联剂KH-550、聚乙二醇200和硬脂酸五种分散剂中油酸对纳米BN、TiN、AlN颗粒的分散效果最佳。(2)两种混合型纳米添加剂BN/AlN、BN/TiN的润滑性能均随质量配比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配比为1:1时润滑性能最佳。随纳米添加剂浓度增加,润滑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纳米BN/AlN添加浓度为0.2wt%时润滑油润滑性能最佳,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38.30%;纳米BN/TiN添加浓度为0.6wt%时润滑油润滑性能最佳,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65.96%。(3)复合型纳米添加剂BN@C添加浓度为0.2wt%时摩擦系数最低,较纯基础油时降低19.28%;添加浓度为0.4wt%时磨斑直径最低,较纯基础油时降低22.34%。静置5天后纳米BN润滑油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增加13.59%和10.96%,纳米BN@C润滑油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增加7.57%和5.01%。(4)润滑过程中纳米添加剂颗粒(BN/AlN、BN/TiN、BN@C)可进入摩擦副将直接接触的摩擦表面分隔开,使摩擦形式转变为滚动-滑动混合摩擦。纳米BN颗粒在上下摩擦面的滑动挤压下发生层间滑移,同时包覆在表面的碳材料协同BN发挥润滑作用,从而降低摩擦磨损;纳米TiN和AlN以充当微轴承作用降低摩擦磨损。纳米颗粒可吸附沉淀在摩擦表面凹坑处,修复基体磨损;纳米BN和TiN颗粒与基体材料通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修复膜而保护摩擦表面。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随之上涨,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引发了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而不合理的客运交通结构导致城市交通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这与我国城市现阶段的交通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从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两个角度出发,对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阐释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概念以及构成,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叉口拥堵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首先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分担率,然后要加强城市交通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路网的通行能力。而随着公交车辆的不断增加,交叉口同时出现多个进口道的公交车申请优先的现象越发普遍。为了解决交叉口同时出现多个进口道存在优先申请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以往对于公交优先多申请的研究,选择从先判别优先方向,后通过加入考虑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飞跃式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间的串联将会更加紧密,多线换乘站将成为衔接轨道交通的重要载体。而三线换乘站作为多线换乘站的典型代表,对三线换乘站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学者对三线换乘站的研究尚少,亟需对三线换乘客流集散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由于多线换乘站会引发换乘站点客流量激增,易造成站厅内出现拥挤;同时多线换乘站空间结构复杂,乘客选择换乘形式以及分流比例也截然不同,换乘节点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其中地铁作为城市人群出行的主要方式,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为城市有序发展蓄力,同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地铁到站信息是通过信息终端与乘客进行交互,有提醒乘客到站指引乘客换乘的作用,其交互方式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直接影响乘客体验,而现有地铁到站信息提醒仍存在不充分、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从乘客出发研究乘客乘坐地铁过程的用户体验,针对乘客获取到站信
小腿假肢对截肢患者而言是其恢复行走功能、补全形体和增强回归社会信心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假肢不仅应补偿截肢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应满足与患者残肢之间良好的适配性,而小腿假肢的适配性主要由接受腔-内衬套-残肢之间的交互行为决定。只有接受腔与残肢间的压力分布以及接受腔与内衬套之间的摩擦系数合理,才能保证患者佩戴过程的舒适和安全。然而,国内外在接受腔与残肢接触界面的压力分布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模拟仿真,临床研究较
载能手术器械为术后胰瘘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中高频电刀由于操作简便、手术成本低、止血效果好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为广泛。高频电刀的机电参数会直接影响止血防胰瘘焦痂的结构,进而影响胰管封闭效果。现阶段相关研究多通过回顾和总结以获取手术器械类型和参数对术后防胰瘘效果的影响,尚缺乏针对高频电刀机电参数影响的深入分析和认识,对临床应用缺乏指导意义。因此,亟需研究高频电刀机电参数对胰腺焦痂及其结构的影响规律,
重庆是一座特大型山水组团城市,主城区面积超过五千平方公里,必须通过超长线路串联不同片区、组团和交通枢纽。而超长线路势必导致不同车站的客流分布极不均衡,内环以内的换乘站、商圈站、对外枢纽、旅游景区以及部分居住办公型车站客流集中度很高。从这些车站的运营现状来看,存在购票、安检、出闸困难,以及站台狭窄、楼扶梯拥堵、换乘不便捷、运能压力大等影响乘客服务水平的突出问题,也给网络化运营的安全保障和效率提升带来
TC4钛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强度比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而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医用植入人工关节、汽轮机叶轮等关键零部件上。由于TC4钛合金耐磨性较差,摩擦磨损引起的失效成了这些零部件报废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TC4钛合金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易磨损这一问题,在自主研发的冲击磨粒磨损试验设备上,研究了初始冲击动能对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冲击磨
近年来,石墨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一定的骨诱导性而受到骨组织工程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由石墨烯材料构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同时它优良的导电性也使其能够有效的接收外界的电流刺激从而对骨修复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与一些传统生物陶瓷类支架材料相比,石墨烯支架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石墨烯材料改性逐渐成为了研究的
电力市场改革和大规模风电并网已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会给输电网规划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且并入电网的风、光等新能源本身也具有随机性、季节性以及波动性等特点,传统的确定性输电网规划模型及其对应的优化方法已不再适用。因此,如何考虑电力市场环境以及大规模风电并网带给输电网规划的不确定因素,并建立安全、经济、可靠的输电网规划模型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基于项目《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