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SAR影像直接与间接正射校正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侧视成像的成像原理,影像中存在叠掩、阴影和透视收缩等几何畸变,因此对SAR影像进行正射校正有重要的意义。就校正方法而言,对SAR影像进行正射校正的方法有很多,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对其进行间接正射校正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类方法,该类考虑到了地形的细节,校正精度较高。相比之下,SAR影像的直接地理定位方法应用的却比较少,由于其定位精度的不准确,及校正影像中出现大面积空洞像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直接地理定位方法的应用。随着SAR卫星定姿、定轨越来越准确,SAR影像直接地理定位精度得到大大的提升,且其直观、简单、便于理解的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其定位精度究竟如何,较间接校正方法的差异有多大,校正结果能否直接用于其他应用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且由于直接校正结果影像中存在大量的空洞像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传统的邻域内插的方法只对平坦区域的零星空洞像元起作用,而对于山区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的大面积空洞像元就显得有些不足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对大面积空洞像元的处理方法,使其能够生成与间接校正类似的校正结果。基于此,论文提出一种空洞像元处理方法,处理的原则是借附近像元的值进行填充,只是内插邻域会根据空洞区域的面积自适应变大,解决了直接正射校正影像中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存在大面积空洞像元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基于距离-多普勒(Range Doppler,RD)定位模型及3种不同的后向散射模型的影像模拟结果,对不同后向散射模型的模拟结果影像做比较分析,最终,根据模拟影像完成对SAR影像的校正工作。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影像做基准影像,分别对直接校正与间接校正方法的校正影像做精度评价,评估直接校正与间接校正结果的几何精度,并且对两种方法的校正影像做直观分析,评估直接校正空洞像元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校正影像精度略低于间接校正精度,但两者差别不大,两种方法校正影像误差均在一个像元之内;直接校正空洞像元处理后校正影像得到很好的改善,生成与间接校正类似的校正结果。
其他文献
该论文以中国铁路移动通信为背景,对未来用户需求和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技术体制进行了分析与论证.该文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单站和多站集群通信系统的话务特性与模型进行了研究,
从机器人视觉的应用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如何在实时或准实时的水平上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智能化分析,应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该论文对水下机器人三维视觉系统工作原
随着现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微波收发信本振源的频率稳定度、频谱纯度、频率范围和波道数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该论文将频率合成器技术应用于TDM/FDMA点对多点微波
国际电联(ITU)为多媒体通信制定了G.723.1双速率(5.3/6.3kbps)语音编码标准.该编码标准是CELP语音编码的一种,在电视会议、IP电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论文介绍了语音编码的基
研究太阳磁场活动产生的机理,获得整个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高分辨力图像对太阳物理学家而言至关重要。传统自适应光学(CAO)只能在较小的视场内改善图像质量,无法满足大视场高
航空瞬变电磁法(ATEM)是一种以飞机为载体,电磁感应为勘探机理的航空物探方法。由于勘探深度较大、可大面积勘探、能克服复杂地形等优点,航空瞬变电磁法已经在地质填图、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