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页岩气之后,致密油作为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致密油藏岩性致密、孔喉细小,微观非均质性强。特殊的微观孔隙结构致使其油水微观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定性及定量掌握致密油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对储层精细评价及合理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长6、马岭长8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采用QEMSCAN、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CT扫描、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与高压压汞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全面、系统地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定量表征。华庆长6与马岭长8储层矿物组成、孔隙类型基本相同,石英、长石含量最高,方解石、白云石次之,发育粒间溶蚀孔和原生粒间孔,可见颗粒溶蚀孔与铸模孔。两储层孔隙联通性均较好,孔喉分选一般,马岭长8储层中孔隙表面存在的绿泥石膜对原生孔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储层中直径大于0.1μm的喉道较多,且分布有1μm以上的喉道。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结合压汞孔喉分布完成了核磁共振T2谱到孔喉半径分布的转化,研究了华庆长6、马岭长8储层不同渗透率岩心可动流体、可动油的分布规律。华庆长6与马岭长8储层两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整体较高(80%左右),可动流体喉道半径截止值在0.0030.02μm内,均值为0.013μm。可动油饱和度分别在24.43858.926%和40.37263.585%之间。此外,可动流体、可动油的分布规律与核磁共振孔喉分布规律一致,主要分布在0.010.1μm和0.11μm的区间内。同一储层岩心,随渗透率的增加,大于0.1μm的孔喉内可动流体、可动油增加,小于0.1μm的孔喉内可动流体、可动油减少。并且,同一岩心样品中,尺寸较大的孔喉内可动流体、可动油的比例较高。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单相油(Swc)渗流规律,得到华庆长6、马岭长8储层单相油(Swc)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分别在0.00540.0167MPa/cm和0.00140.081MPa/cm范围内,相同条件下,华庆长6储层岩心单相油(Swc)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较高,单相油(Swc)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最大喉道半径均呈幂函数负相关;致密砂岩单相油(Swc)流动规律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弯曲线段,随岩心渗透率降低,喉道半径分布曲线向左移动,相同压力梯度下,流体边界层较厚,使所有孔隙中的流体参与流动所需的压力增加,渗流曲线非线性段加长。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非线性渗流特征,推导了适合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与常规JBN方法相比,非线性JBN方法计算出的油相相对渗透率较大,水相相对渗透率较小,考虑非线性时等渗点右移。结合岩心孔隙结构,分析了岩石矿物成分、润湿性及孔隙结构对华庆长6、马岭长8储层岩石油水相渗曲线形态及特征值的影响,认为孔喉大小及孔喉非均质性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油水相渗曲线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对虾养殖至今已发现的疾病有许多种,病原隶属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寄生甲壳类和藻类等,另外还有不良的饲料、操作和环境条件引起的疾病。现将其中危害较大的几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外星系X射线波段信息探测的空间望远镜,采用X射线低能段、中能段和高能段的信号直接调制成像。本文针对低能探测器的机箱和电控
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是指激光器的输出光被外界物体部分反射或散射后,重新反馈回激光器的谐振腔内,这部分携带外部物体信息的反馈光与腔内光发生干涉,调制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从
<正>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9月23日成立,是由浙江省定海纺织机械厂(1998年变更为浙江金鹰集团有限公司)、舟山制衣公司、舟山市定海绢纺炼绸厂和舟山市定海区小沙经
大兴安岭中南段是中生代形成的构造—火山岩带。中生代火山活动经历了多旋回演化,大致包括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旋回、早—中侏罗世火山喷发旋回、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旋回和早白垩
小产权房作为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在房价高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力,保障性住房欠缺的今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土地的一级市场被政府垄断。集体土地不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特点,然后对防水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有效性的对策,
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独特光电性能,其发光光谱可以随量子点的粒径以及组成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具有一些经典的特性像光热和化学稳定性高、荧光量子效率高等,因此正越来越
目的:建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参考方法,并对建立的参考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参考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ALT参考方法,并改进实验条件,建立我室的ALT参考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EP15-A、EP5-A2、EP6-A)分别对建立的参考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进行方法学评价。用建立的参考方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