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对秦岭进行保护,但在历次颁布的相关条例中对于秦岭保护区范围的界定始终含糊不清,其划界标准与原因始终不明,未能充分体现对于秦岭保护目标的回应。不恰当的边界划定已成为导致边界管控失效的“元凶”。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去协调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安全底线。针对上述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管控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以实现对于秦岭生态保护的有效管控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结合国土空间“双评价”法,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科学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并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4个部分:(1)秦岭北麓管控失效问题以及边界划定问题的提出,引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绪论);(2)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为基础,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二、三章);(3)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通过对其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区域内对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功能的承载情况与适宜情况(第四、五章);(4)在“双评价”结果基础上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结合区域特性,建立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和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并结合判准原则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国土空间“双评价”技术为基础,结合秦岭北麓鄠邑段特点,构建“两类(承载力、适宜性)三级(一级层、二级层、操作层)”共4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的关键技术与技术流程,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体系;(2)基于区域“双评价”结果,建立生态空间判断矩阵,科学划定鄠邑区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并以此为基础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边界划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以及本研究所划边界与《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所划边界之间的矛盾;(3)基于对于秦岭北麓鄠邑段特性的研究,结合区域诉求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与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4)结合判准原则提出秦岭北麓鄠邑段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管控矛盾协调与空间矛盾协调策略。
其他文献
'模糊语言'是一些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或精确性不够的语言,它主要是造成一种有目的的语境歧义,需要人多费琢磨,多加思量,方能深明其义.巧用'模糊语言',可以显
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成像技术,能够以非接触、无损坏的方式探测到物体内部的结构形状、缺陷位置及精确尺寸等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锥束CT采用锥形束光源对待重建物体进行照射,能够实现物体在三维空间具有各向同性分辨率的成像效果,且采集速度更快。但是CT检查发射的X射线对人体有害,接收辐射剂量高的患者致癌的几率明
区域创新合作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一批学者揭示了创新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但是主要集中在省份或国家区域,对于城市层面的研究与关注度不足。此外,较少学者从空间视角研究分析城市创新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其空间效应。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深化实施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区域层面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各地区加快知识技术的流动与扩散,积极进行跨区域创新合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文指出图书馆应注意读者的阅读特点:具有时代性;多种阅读目的与阅读方式并存;具有多种类型读者,如功利型读者、休闲型读者等;阅读文献类型多样化;喜欢阅读各次文献;喜欢用
长岭断陷层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火石岭组地层中发现多套来自火石岭组烃源岩的油层。地化指标显示,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成熟度演化处
采煤机定位技术作为长壁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实现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机、采煤机的“三机”协同工作,以及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自动调高,刮板机的自动调
本文就物理教学中良好物理思维的培养,提出作者的看法。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physical thinking in physics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