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安年·最中国”的成功举办,一方面证实了文化遗产景区应用现代声光景观,在旅游消费市场实现体验升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引出遗产原真性体验、文化降格、城市公共空间混乱等问题。因此从真实客观的视角,探讨文化遗产景区声光景观的游客体验质量及评价结果,成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本文主要应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游客进行访谈,并借助网络文本数据辅助分析,共搜集43个访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年·最中国”的成功举办,一方面证实了文化遗产景区应用现代声光景观,在旅游消费市场实现体验升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引出遗产原真性体验、文化降格、城市公共空间混乱等问题。因此从真实客观的视角,探讨文化遗产景区声光景观的游客体验质量及评价结果,成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本文主要应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游客进行访谈,并借助网络文本数据辅助分析,共搜集43个访谈样本、47000字原始文本资料,并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抽象出220个开放性要素、104个编码、27个初始概念范畴、10个主类属(主个体角色差异、信息搜集能力、媒体形象投射、文化遗产的本真发现、现代光影的角色代入、民俗节庆的符号给予、形象重构、感官营销、文化认同&自信、体验延伸)及3个核心类属(抽象形象、感知共振与情感超越);其次结合ASCI模型,以游客期望与感知绩效差异为理论来源,增加了文化遗产、现代光影、民俗节庆3个不同文化情境中的游客主观感知价值,同时注重不同旅行阶段中游客心理情感的演变和累积过程,最终构建出文化遗产景区声光景观的游客体验质量评价模型。笔者首先解构体验质量评价模型的构成维度,界定了27个评价维度的概念内涵及相互间的影响关系;其次分别阐述游前抽象形象、游中感知共振、游后情感超越对游客体验质量满意度的影响路径;最后总结出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结果:①抽象形象对旅游体验质量的持续性影响,贯穿旅行前期、中期、后期整个旅行过程,表现为游客期望与实际感知的不断匹配与自我修正过程;②感知共振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综合性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旅游体验原真性、娱乐性、文化性的综合展示,另一方面体现为引发游客情绪、记忆、信仰的综合感知;③情感超越对旅游体验质量的递进性影响,体现在情感超越从形象重构、感官营销、文化认同&自信三个维度,诠释游客体验质量层层递进的过程中。结合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结果,笔者提出4方面的改进建议:①强化网络舆情把控,规范媒体形象投射。②优化声光景观设置,加强游客真实感知。③深度挖掘文化IP,丰富游客感知共振。需要从文创产品、主题元素与情感表征三个层面,深化文化遗产、声光景观、民俗节庆文化IP的交互作用,放大感知共振对游客自我价值创造的影响。(4)正确引导城市形象,深化游客情绪感知。这篇研究从鲜活的旅游现象出发,通过扎根理论构建影响文化遗产景区声光景观的游客体验质量评价维度,深入挖掘游客旅行过程中的整体环节和阶段性特征,重视游客多维度感知价值的综合性与自我创造性,关注游客在整个旅行程中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心理情感累积过程。本文克服了学者在构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缺乏规范方法论支持、研究过程难以追朔的问题,在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更好地指导文化遗产景区的转型升级。
其他文献
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人类活动改变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从而深刻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因此,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于揭示人类与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人类社会的利益和行为所驱动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耦合与协同特征的研究仍极为薄弱。理清利益相关者驱动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逻辑机制,对广州市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实现利益协调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又译为罗兰·巴尔特,1915-1980),法国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其于1968年之后不断丰富的文本理论是西方文艺理论研究中不可绕开的理论重镇。本文将罗兰·巴特1968年转向后结构主义阵营之后的文本理论作为主要着眼点,从文本的主体性、文本的审美特性、文本的内在指向(愉悦)三方面入手,并将两类特殊的文本:声音文本(大音写作)与摄影文本(摄影的“写作”)
对房地产公司而言,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与企业和员工发展相辅相成的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薪酬管理制度不仅是企业吸引外部人才和留住内部人才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关乎人员整体配置的稳定性,决定着公司整体的进步和发展。而随着同行业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大部分房地产公司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管理效率,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针对当前房地产公司薪酬制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当代接受美学代表性人物,他关注阅读现象,力图从作者、本文和读者的关系中分析阅读这一审美活动的内涵结构和推行模式,他的理论研究始终围绕“阅读活动”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由此深入到阅读活动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不仅使我们对阅读活动本身和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有了详细的了解,也让我们对文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为后人开拓出了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理论研究道路,进一步推动了接受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蒙阶段,而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它独特的课程性质,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在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小学科学课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调查研究主要通过教师访谈和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最终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
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依据便是谐声材料。前人利用的比较系统的谐声材料主要是《说文解字》,其它系统性的谐声材料较少。近些年来地下出土的简牍日益丰富,而且比较封闭,未经篡改,因而是可供选择的新的系统性材料。出土简牍《孔家坡汉简》的内容既包括和当时实际语言接近的文书类,也包括可以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的典籍类,所以对上古汉语语音研究的价值不容小觑。本文以《孔家坡汉简》中的谐声字为基础材料,首先对每个
目前,军工行业在我国相关改革政策出台之后,形成了独有的行业特点,产生了鲜明的产业文化,附有独特的经济时代特征。国内军工集团正在混合所有制改制下高速发展,以求优化资源使用率。其中,发展前景好,想要融资上市的国有企业是我国的重点改革对象,而我国目前的IPO要求相对严格,所以在IPO审核通过难度较高的情况下,大多数想要上市的国有企业已经寻求其它的途径。近年来,被多次用在民营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借壳上市也被使
意象研究历来是唐诗研究的热点,虽然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已经得到学术界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仍有一些颇具意涵的意象尚未受到关注,比如壶意象。壶是古代先民创造的重要生活器具,一直延续至今使用,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制、材质以及功能意义都有很大的变化,尤其在经济极为繁盛的唐代,壶迎来了新的变革。壶本是一种生活器具,但在唐诗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唐代不同类型壶器物的风貌特征,唐代文人也借壶
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具有强大的地区特征,继承和保护它们尤其重要。不少研究指出,我国一些珍贵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传统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不具备优势。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重视,并随之采取了一些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例如使用纪录片形式对它们进行保护和传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传统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通过师徒之间亲口相传,而纪
投资贡献不仅取决于量的增长,同时也需要注重投资效率的提升。我国企业的投资效率自2008年以来一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投资效率普遍不高。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避免低效和无效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引发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解决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引导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