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管理机制是承载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配置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效益。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管理机制依据法律规章、以人为本,遵循了教学、科研发展规律,实现了私立大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建国后私立大学曾一度退出历史舞台,民办院校虽于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兴起,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其发展也遭遇困境。本论文以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的管理机制为研究主题,系统考察和分析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及其经验,以完善民办院校的管理机制,促进民办院校的发展。 全文共分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部分通过分析管理机制在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办学中的作用及当今民办院校的困境提出大学管理机制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私立大学的决策机制,讨论了私立大学的董事会和校长的构成、职责及权力的行使等,总结了私立大学决策机制的特点。第二章重点讨论私立大学的财务管理,包括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情况,然后分析私立大学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三章则集中论述私立大学的师资管理机制,包括了教职工的聘任实践以及教师管理中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私立大学师资管理机制的特点。第四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管理机制的运行经验,并提出完善民办院校管理机制的建议。 本专题研究通过历史资料的梳理及分析,总结了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管理机制的运行经验,包括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为前提,依法办学,遵循了教学、科研发展规律;重视人在管理机制运行中的作用,以人为本,实现人、财、物的有效互动;密切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本研究针对民办院校管理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他人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完善民办院校管理机制的建议:依法办学,建立现代学校法人制度,贯彻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机制,塑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重视心理契约的营建,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形成科学高效的师资管理机制;结合院校办学实际,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CRS模型,通过对上海股票市场高频交易数据进行变参数模型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上海股市交易成本的系统变动特征。研究表明上海股市交易成本存在显著的系统变动特征,而且交易成本的系统变动主要来源于行业交易成本的变化,而不是整个市场交易成本的变化。同时,交易成本系统变动表现为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系统交易成本 买卖价差 规模效应  一、引言  证券市场交易的难易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激烈,各企业为求在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都在探索最佳的发展模式,一个不约而同的答案便是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成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情绪智力”概念产生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大学生运动员经常在高应激环境下进行工作,所以,对他们的情绪智力以及和应对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