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教育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作为教育学领域内一门包含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文历史等其他各个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科,思想政治学科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功能,而是以综合性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生活》作为新课改中的重点以及亮点,在将思想学科与日常生活进行融合的同时,也对教学实践活动作了更高要求。高中生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群体,以知识目标的完成为主要目的是现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实践活动,都变成了为知识目标服务的工具。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只以知识目标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以教学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探究对《文化生活》教学中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实践活动等教育路径的优化是否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研究内容分成六个章节:第一章节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内涵和特征;第三章讲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四章对《文化生活》教材中要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以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三个路径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教学效果为观察点,介绍两所中学《文化生活》教学活动的实地观察结果,第五章对当前《文化生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现状进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根据一线教师建议和自身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对《文化生活》教学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现状提出意见和优化建议,希望通过对各个路径的优化,以期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