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b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5%~10%,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病情进展快,临床转归多样,病死率高达3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时需要考虑器官功能状态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能力。早期肠内营养应避免过度喂养,大量营养支持可能增加代谢负担,加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组(25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抑酸、抑制胰腺分泌、酌情给予肠外营养对症治疗。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组(滋养组):入院24-48小时内,液体充分复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开启肠内营养。首先给予肠内营养剂百普力(SP)10~20 kcal/h匀速滋养泵入,待肠功能恢复后,依据喂养耐受情况每24h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泵速10ml/h。延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患者入院48小时后,待肠功能完全恢复,启动肠内营养,起始剂量为10~20 kca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24h增加肠内营养泵速10ml/h,逐步增加肠内营养泵速直至达到目标剂量。结果: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5.1±16.5)岁。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病因:胆源性27例,高脂血症23例,酒精性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病因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滋养组)25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5.7±9.4)岁,APACHEⅡ评分(20.8±2.1)。延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33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9.5±17.4)岁,APACHEⅡ评分(21.5±2.3)。两组患者入院治疗第1天和治疗第14天后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组(滋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延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组(滋养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延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组(滋养组)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延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假性囊肿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MY和LPS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表明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有利于SAP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喂养不耐受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是急性胰腺炎在营养理念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本研究将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这一理念实践化,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其他文献
怀洪新河是分泄淮干洪水的重要通道,首接淮干涡河、中连四方湖澥河浍河沱河、淮水北调工程及沿线沟渠、下接洪泽湖,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进一步加强创新、进一步加强监察、进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在医院的分级管理工作中.对手术室管理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手术室
在“一带一路”的文化战略下,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意义。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景物描写的翻译作为中国文学
发展中国家肺尘埃沉着病患病率为8%~56%〔1〕。目前,对于肺尘埃沉着病的治疗缺乏特效方法,常用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中医药在其防治领域具有独特优势〔2〕。而老年肺尘埃
针对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在预测过程中容易泄漏用户概貌数据的问题,在不影响推荐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用户数据混淆策略,使响应用户的评分数据在计算用户相似度之前被假数据
正当程序起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光大于美国的“正当程序原则”,其主要内容包含对程序主持者的正当性要求,接受法律结果的主体对程序的正当性要求及程序的及时性和公开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