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词汇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ilkins(1972:48)曾论述:“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造成了许多中国学生的课堂焦虑,对上英语课深感恐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师需要寻找和使用更高效的词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ilkins(1972:48)曾论述:“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造成了许多中国学生的课堂焦虑,对上英语课深感恐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师需要寻找和使用更高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和发展空间”。因此,多模态词汇教学不仅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本论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基础,在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初一年级两个班级运用多模态方法教授英语词汇。研究首先将初一年级第一次单词过关成绩作为前测成绩,再通过前测问卷调查学生实验前的英语课堂焦虑状况,综合两部分数据从初中一年级选取2班和9班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两个班都进行多模态词汇教学。为此,笔者提出三个实验问题:(1)多模态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词汇成绩的影响如何?(2)多模态词汇教学是否影响初中生的课堂焦虑?(3)学生对多模态词汇教学持何种态度?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本研究分别采取了词汇测试、课堂焦虑问卷以及态度访谈三种研究方法,且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输入SPSS20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实验前后两个班级的英语词汇成绩和课堂焦虑的差异,本文探讨了多模态词汇教学对词汇成绩和课堂焦虑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多模态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生的英语词汇成绩起到了积极提高作用。(2)多模态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词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课堂焦虑。(3)学生大多对多模态词汇教学持积极认可态度。(4)多模态词汇教学中相较于传统词汇教学而言,师生双方的角色和地位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本研究还存在研究范围相对狭窄、研究时间短、研究内容有限等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随着研究时间的延长,研究对象将不断扩大。
其他文献
《蟑螂》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19年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只蟑螂的灵魂附身在了英国首相的身体上,与它经历同样境遇的还有一小撮蟑螂精英。蟑螂吉姆借助首相的权力与蟑螂内阁的拥护成功在英国境内掀起“反转主义”热潮,其实质是为了自己族群的利益而致力于摧毁人类社会的阴谋,讽喻了英国的热点政治事件脱欧。本文以敌托邦书写为切入点,运用文本细读研究对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敌托邦的概念与乌托邦是
本实践报告基于一次模拟英汉同传,材料节选自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模拟实践结束后,笔者列出了实践过程中的失误,并分析了造成失误的原因,得出精力分配失衡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选择精力分配作为实践报告的理论依据。随后,笔者将失误归类为:漏译、停顿、不当表达、逻辑混乱以及信息冗余。根据精力分配的四个阶段,笔者发现源语语速过快导致译员听辨及短期记忆方面负载过重,造成漏译;发言人多次出现
笔者在梳理已有变音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汤阴县五陵方言进行系统的语音描写,包括五陵方言的单字音系、声韵调配合表、同音字汇、非重叠两字组和三字组的连读变调现象;依据共时描写的材料对历时音变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以中古切韵音系为纲描写五陵方言和中古音的对应关系、总结其音韵特点、揭示五陵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规律;从古声母、古韵母、声调归并三方面探讨汤阴县五陵镇方言的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现象;描写五陵方言儿化韵和儿化
印度和欧亚两板块间持续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强烈变形和隆升。正是因为这种持续的板块间作用使得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地震频次高、分布范围广、强震多发地区之一。研究青藏高原中小型地震的成因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变形机制和目前运动状况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研究青藏高原裂谷地震成因提供研究基础和启示。2020年7月23日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发生Mw6.3地震。基于D-In SAR技术,获取了2020
本实践报告基于作者线上英汉交替传译模拟视频会议撰写而成,视频素材来自安德鲁·胡伯曼(Andrew Huberman)博士系列播客栏目《胡伯曼实验室》(Huberman Lab)。作为科普类播客栏目,发言人经常使用重复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转写源语和译语后对双语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译语存在信息缺失和显性语义性冗余的问题。信息缺失产生的原因是作者忽略了发言人重复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将重复信息当
本报告基于笔者在“币安区块链周”模拟会议上的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撰写而成。笔者结合目的论及其三原则,分析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此次会议的主题属于科技领域,笔者在此次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术语和表达的错译、译语冗余、缺乏逻辑、信息错误和次要信息缺失等,这些问题导致笔者无法完整准确地传递发言人表达的信息,也影响了听众的理解。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提出使用增译和解释策略应对术语和表达的错译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源汉字之一,从殷墟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甲骨文到楷书等五种官体字以及草书、行书的演变。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是汉字的书写,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也是汉语言文字教育专家们一直努力探讨的课题。汉字难学的原因是它属于表意体系,不同声调的音节有1327个,但有3500个常用汉字和8105通用规范汉字。留学生要想学好汉字,除了要深入了解汉字字形、字音和意义外
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之一,然而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研究者尝试将头脑风暴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并通过研究证明了头脑风暴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关于写作前的头脑风暴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二年级的175名学生和3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头脑风暴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
本英译汉翻译项目的原文为华裔美国作家杨苏茜的处女作小说《何枝可依》的前三章。此书于2020年9月由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出版,描写了移民美国的林艾薇的成长经历,以及其为了融入美国社会所作出的努力。前三章描写了少年艾薇与其家人在美国生活的艰苦环境,揭示了艾薇渴望社会地位上升的原因。在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作者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处理文化差异。对于中文中不存在或读者不熟悉的表达,通过音译加注、
课堂指令语是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活动,管理好课堂纪律,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的一种课堂话语。在小学英语浸入式课堂中,合理、有效的课堂指令语,不仅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完成课堂任务,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听说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鉴于此,本研究对西安市X小学英语浸入式课堂教师指令语做了调查研究。在此次调查中,参与问卷调查的英语教师有30名,20名学生和3名英语教师分别接受了访谈。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