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来看,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主要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并推动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且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政府的干预。本文研究却发现,我国政府的不适当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财富效应具有负面影响。文章在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动机及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动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方法及结论,按照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性质是否为政府,将我国沪深两市2001年初—2004年底发生并购的775个上市公司样本分为政府控制样本公司和非政府控制样本公司,采用长期事件研究法,对其财富效应(CAR值)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1)剔除市场化最高地区的样本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显著为负;(2)其中,非政府控制类公司的并购可以带来长期可持续的财富,而政府控制类公司的财富效应不具有持续性。实证结果证明了我国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具有负面影响。这是由并购中企业和政府动机之间的冲突所致。企业自身是为了实现某种协同效应、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或公司股东的财富而进行并购;但在实践中,政府却出现了诸如政府寻租或政府官员晋升等目的的不适当的干预,这必然对企业并购的财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不当行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