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法合并肝俞“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该方法对于中风后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针灸科、治未病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法的基础上于肝俞穴施“龙虎交战”针法,以上治疗均隔日一次,四周为一个疗程。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量表于治疗前对两组进行可比性分析和基线分析;治疗结束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GI-EI)等评估焦虑症的改善情况;应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以评估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表(SS-QOL)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状况;应用TESS量表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随访: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疗效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评估。结果:一、对焦虑改善程度的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疗效性指标,两组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对于改善焦虑有明显疗效。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以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改善焦虑,其疗效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本试验通过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于HAMA量表三因子(包含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睡眠因子)的影响程度来明确治疗组的优势,试验证实治疗组对于患者的精神性焦虑、躯体焦虑症状及睡眠的改善都有优势,其中对于精神性焦虑及睡眠的改善尤其显著。此外,总有效率、SAS量表、CGI-EI等指标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证实治疗组对于PSAD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对生活治理能力及生存质改善程度的分析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1指数(BI)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无明显疗效;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提示两种疗法对于中风后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改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三:随访本试验拟于疗程结束后第三个月和第六月,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各评定一次。但由于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PSAD疾病的特殊性等影响,本试验随访效果不满意,只有23例受试者粗略完成了随访评定,粗略统计显示治疗组的疗效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但因脱失率较大,因此随访研究不能被证实为阳性。四:安全性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及滞针、断针、感染等不良反应记录。试验证实“龙虎交战”针法的安全性与普通针刺相当。。结论:两组治疗对于中风后焦虑障碍均有疗效,其中常规针刺+肝俞“龙虎交战”针法在改善焦虑症状等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并且对于改善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及睡眠均有优势;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有优势;两组在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疗效不明显;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当。总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本试验结果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