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码头、风力发电机等构筑物多采用斜桩基础,由于所处受力环境的特殊性(如弯桥桩基所受扭矩,海洋桩基因风荷载、波浪荷载等产生的扭矩)及不均匀侧向力的作用,导致其桩基在承受竖向(上拔/下压)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同时还承受较大的扭矩作用,而目前对斜桩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研究较少,因此开展承受桩顶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扭矩荷载共同作用的斜桩承载变形性状研究对工程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上拔荷载(V)、水平荷载(H)及扭矩荷载(T)共同作用下的斜桩承载变形性状。先于斜桩桩顶施加恒定上拔荷载,稳定后施加同步增大的水平荷载及扭矩荷载,并与相同荷载工况作用的直桩作对比。结果表明:斜桩的扭转承载力总是小于直桩,且桩身倾角越大,扭转承载力越小;上拔荷载的增大会降低直桩和斜桩的扭转承载力,且对直桩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直桩的桩身最大扭矩出现在桩顶截面处,斜桩的桩身最大扭矩出现在桩顶截面以下,且该截面位置随着桩身倾角的增大逐渐下移。直桩和斜桩均存在有效荷载传递深度,且该深度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大在加深。然后,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上拔荷载、水平荷载及扭矩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直桩和15°斜桩承载变形性状。先于桩顶施加恒定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稳定后施加逐级增大的扭矩荷载,并将直桩和斜桩的分析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会提高直桩的扭转承载力而降低斜桩的扭转承载力。直桩桩身扭矩随水平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斜桩桩身扭矩随水平荷载变化规律与桩身相对深度有关。直桩的有效荷载传递深度要明显小于斜桩。最后,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下压荷载(P)、水平荷载(H)及扭矩荷载(T)共同作用下15°斜桩承载变形性状。先于桩顶施加恒定下压荷载和水平荷载,稳定后施加逐级增大的扭矩荷载,并与承受V-H-T组合荷载作用斜桩的数值分析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下压荷载的增大会降低斜桩的扭转承载力;承受P-H-T组合荷载作用斜桩的扭转承载力比承受V-H-T组合荷载作用斜桩的扭转承载力要更小。桩顶下压荷载较小时,扭矩加载的初始阶段,桩顶沉降出现回弹现象。承受P-H-T组合荷载作用斜桩的有效荷载传递深度要小于承受V-H-T组合荷载作用的斜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