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数油田属于陆相沉积,油层复杂,水驱采收率较低。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三次采油技术包括注气驱、化学驱、微生物采油等在油田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每种采油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经济有效地开采残留在地层中的大量剩余油,已成为油藏工程专家努力攻关的课题。本文将注气驱和微生物驱这两种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提出CO2—微生物复合驱技术新模式。一方面发挥CO2驱的作用,原油中溶解CO2后使粘度、界面张力降低,同时也发挥微生物的作用,选用可降解重有机质的微生物作为注入菌种,可以解决注气过程中固体有机质的沉积,生物代谢产物还可进一步降低原油粘度和界面张力,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但此项技术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事实是否如前所述可以更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可以解决注气过程中固相沉积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室内实验研究。本文筛选了七组混合菌,讨论和评价了菌种主要的生理特性,选用胜利牛20-15井的死油作为实验用油,在较宽松的实验条件(温度60℃,压力15MPa)下,进行了三组人造长岩心驱替实验;微生物驱、CO2—水交替驱和CO2—微生物交替驱,最后讨论和分析了实验的结果并得到一些结论和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的烃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短链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所筛选的微生物对原油有较好的降解作用;(2)三组实验的采收率均高于水驱采收率,总采收率分别为55.25%、58.06%和67.07%,注入的流体均是有效的驱油剂;(3)从采收率上可以看出,气微生物交替驱实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较气水交替实验和微生物驱实验的效果好。(4)交替注入阶段气突破后含水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