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静态研究为主,采用量表法对453名小学生进行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分析,考察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儿童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探讨各变量对儿童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除不适宜社交策略这一变量外)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学业成绩、教师接纳、攻击性及提出适宜的社交策略数对于儿童同伴接纳有较大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第二部分是以第一阶段静态研究为依据,设计心理活动课程,进行改善儿童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进行20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施以同伴接纳水平的测量。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产生了显著变化,而对照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中等接纳组学生训练前后的同伴接纳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而高接纳组与低接纳组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男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发现显著变化,而女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