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斯特·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对管理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认为,组织就是为消除个体限制而形成的一个有意识地协调各种活动的系统。组织的生存取决于成员间的协作,取决于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取决于组织的内外平衡性。协作是组织运行的基础,通过协作达到组织效率和能率的统一,是维持组织生存的必要前提;经理人员是组织的神经中枢,经理人员的管理经营是组织生存的关键因素;组织内外平衡性即组织内部要素的平衡性及其与组织外部环境的平衡性,是组织生存的条件,也是组织发展的目标。研究发现,目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不强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不强,组织认知模糊,组织依赖程度不高;角色意识缺失,参与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少先队组织的情感投入不足,服务意识淡薄等。如何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的归属感、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依据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分析发现,导致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少先队组织尚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协作系统,表现为忽视少先队员的个人努力,一味强调组织效率,漠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等。其次,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呈弱化状态,表现为少先队辅导员职位权威与领导权威的背离,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职能缺失等。最后,少先队组织的内外平衡性较差,表现为少先队员的个体贡献与组织内部诱因失衡,少先队组织与学校、家庭、社区等外部环境缺乏良性互动等。依据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从优化少先队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升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少先队组织的系统协作建设,满足少先队员个人发展需要,兼顾组织效率与能率,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控;全面落实少先队辅导员的管理职责,增强少先队辅导员的领导权威,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职能;维持少先队组织生存空间的内外平衡,制定诱因方案,使少先队组织与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