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与环境行政指导制度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壁垒是近年来在全球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我们该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呢?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以行政指导为主应对绿色壁垒的观点,并就构建应对绿色壁垒的环境行政指导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本文第一部分对绿色壁垒进行了法律上的探析,提出了广义的绿色壁垒实质为一系列绿色保障措施,狭义的绿色壁垒实质为一种违法措施的观点,还初步分析了绿色壁垒问题上的“发展中国家悖论”。第二部分对学界业已提出的绿色壁垒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分析了引入行政指导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部分概要地介绍了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理论、思想基础,比较法研究及其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第四部分初步探索构建了以审议会制度、政府预警机制、外贸协调会、环境标准引导、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应对绿色壁垒的环境行政指导制度体系,并就环境行政指导的主体、程序、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和具体国情,分析了环境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渊源及其运行模式。
其他文献
我国的公司化改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作为公司治理完善重要内容之一的经营者法律责任制度的研究却不尽如人意。公司或投资者对
本文通过对布哈林主要在1921——1929年间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述评,论证了布哈林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这一中心主题。同时通过分析布哈林
该文是旨在阐释社会结构变动背景下第三部门与政府之间互动关系以及第三部门发展意义的一项研究.文章通过对第三部门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分析,探讨第三部门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与
贪污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职务犯罪,但是关于贪污罪主体的界定范围一直在法学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法律适用的实践当中也模糊不清。基于任何的犯罪都是主体参与下的
作为国际商业活动重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日益增长的同时,开始频繁地在华进行商业贿赂。与中国企业相比,由于跨国公司实力雄厚、行贿技巧和手段更高明,跨国商业
本文除导言外,分为四部分,全文共约39000字,其中脚注约3500字。第一部分:罪刑法定之再认识。本节主要讨论了罪刑法定的价值理念和罪刑法定对立法的要求两个问题。认为对于罪刑法
官箴书,作为古代的官员读物,记录了大量的从政经验和为官道德,成为法律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由于明朝在整个专制时代中有着突出的代表意义,作者选择这一典型的王朝作为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