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是保护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本论文于2015年和2016年,分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四个季节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东经113° 45’,北纬22° 32’)4个采样点(凤塘河口、沙嘴码头、基围鱼塘、观鸟屋)采集浮游植物样品,通过浮游植物样品的形态学观察与种类鉴定,结合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特征。同时选择了红树林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孟氏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Pb2+和 Cr3+)和不同盐度、pH值对其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重金属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的温度季节变化显著,水体温度的变化范围在18.0℃~31.0℃之间,四个站位的水温差异不大,且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盐度随季节变化极大,在2.0~17.5‰之间变化,水域属于咸淡水性质。pH值的变化范围在6.62~9.54之间,研究水域属于偏碱性水体。2、福田红树林水域氮磷含量超标严重,呈现不规律季节变化,总氮、总磷和硅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5~6.28mg/L、0.04~0.51mg/L、0.87~6.33mg/L。与往年的数据相比较有显著的下降。3、本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门58属135种(含未订种),硅藻门30属89种,绿藻门14属28种,蓝藻门6属8种,甲藻门3属3种,隐藻门2属3种,裸藻门3属4种,硅藻是福田红树林水域的主要类群,占总种类数的65.93%,其中中心纲硅藻6属14种,羽纹纲24属78种。此外,还伴随出现一些底栖和附着性的硅藻,尤其是舟形藻属、菱形藻属等。4、福田红树林浮游植物的优势属共有5个、优势种7种。优势属为小环藻属、海链藻属、颤藻属、平裂藻属和隐藻属。优势种为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威氏海链藻、颤藻、细小平裂藻、卵形隐藻和啮蚀隐藻。5、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2.37X 106个/L(2015年)和3.95 X 106个/L(2016年)。浮游植物在春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3.44X 106个/L,夏季为2.77X 106个/L,秋季为3.21X106个/L,冬季为3.20X106个/L。可见春季的细胞密度最高,夏季降低之后秋冬季节又再次升高。而两年的细胞密度均达到了 106个/L的级别,据水体富营养化的浮游植物评分标准,福田红树林区的水体已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6、在2015年,凤塘河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2.02X106个/L,沙嘴码头为1.81×106个/L,观鸟屋为2.50X 106个/L,基围鱼塘为3.14×106个/L。在2016年,凤塘河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2.12×106个/L,沙嘴码头为2.75×106个/L,观鸟屋为4.48×106个/L,基围鱼塘为4.45X 106个/L。可见基围鱼塘的细胞密度最高,凤塘河口和沙嘴码头的细胞密度较低。并且四个站位在第二年的细胞密度均超过第一年的细胞密度,基围鱼塘的第二年的细胞密度甚至高出了第一年近两倍,这说明福田红树林区的水体富营养化正在加剧,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在调查期间,各个站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以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和威氏海链藻为主,但不同站位不同季节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基围鱼塘出现颤藻和卵形隐藻的频率较高。观鸟屋在冬季出现卵形隐藻和啮蚀隐藻的频率较高。而细小平裂藻在沙嘴码头站位成为优势种。凤塘河口主要以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和威氏海链藻为主。7、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发现了赤潮藻如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耐污染物种如啮蚀隐藻、颤藻、绿裸藻、扁裸藻和裸甲藻等。与以前的研究相比,耐污染物种种类增多。8、2015年和2016年深圳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2和1.76,均匀度分别为0.47和0.43,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但总体看来较为稳定。在2015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春夏季节较低而秋冬季节较高。在2016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则在春夏季节较高而秋冬季节较低。根据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水质污染程度关系,认为福田红树林区水体受到中度污染,并且污染正在加剧。9、设置了不同盐度梯度(15、25、35‰)的实验组,各实验组在相同的接种量的情况下,经过7天的培养后藻细胞呈指数生长,其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为2.7×104细胞/天、3.2×104细胞/天、0.9×104细胞/天。设置了不同pH梯度(6、7、8)的实验组,各实验组在相同的接种量的情况下,经过7天的培养后藻细胞呈指数生长,其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为1.4×104细胞/天、1.8×104细胞/天、1.4X 104细胞/天。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孟氏小环藻适合在低盐度和偏碱性水体中生长繁殖。在培养期间,盐度35实验组中的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盐度高于盐度15和盐度25实验组(ANONA,p<0.05);pH6实验组中的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pH7和pH8实验组(ANONA,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度和低pH值的胁迫下该优势种能分泌多糖以保证藻细胞正常生长。10、在一定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Pb2+、Cd2+和Cr3+对孟氏小环藻的生长增殖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重金属对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不同,在低浓度的Pb2+、Cd2+实验组中,其胞外多糖的含量与对照组胞外多糖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低浓度的Cr3+实验组即使在0.1 mg/L低浓度的情况下,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ANONA,p<0.05)。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较为一致,均促进了其分泌胞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作为深圳红树林区的优势物种,孟氏小环藻对重金属污染有很高的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