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语言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汉语网络语言也得以快速发展。网络社区及其语言推进了网络信息交流,为广大网民开拓了更多的展现自我,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自由平台,大大地活跃并丰富了传统语言,但同时给传统汉语模式带来一些影响。网络语言自从问世起,对其研究一直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门话题。中外语言学家著书立作,研究它的形成,发展,特点,成果丰硕。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大都是采用文献法进行描述的定性研究。本研究主要以符号学的视角和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以自然观察、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加以理论阐释等为手段,借以数据库,拟对网络语言这一新型语言现象的符号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拟对网络语言使用者的情况作以调查,对网络语言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等等。第二章是关于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状况以及其发现成果的详尽的文献综述。第三章阐明了本论文的理论框架:语言符号学理论包括索绪尔的二元关系理论及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系统中的四组概念: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组合和聚合、直指和涵指;社会语言学理论包括布隆菲尔德的言语社区理论及柴尔斯等人提出的言语适应理论。第四章是对网络语言的符号学分析。首先将本研究的语料—网络语言根据其词汇学构成或来源分类,将网络语言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含着多种构成方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罗兰·巴特关于语言符号的四组概念: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组合和聚合、直指和涵指,对网络语言的符号组合特征的描述,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建立在传统语言基础之上的能够被人接受的创新语言,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第五章根据言语社区理论及言语适应理论,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讨论网络语言符号存在并迅速传播的缘由,并分析传统汉字符号是否受到网络语言符号的影响及影响的程度。第六章提出了研究发现及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分析,证明在符号构成方式方面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语言,有其很强的任意性和独特性;同时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为网络社区的社区语言,其传播范围有限,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保留传统语言符号的完整性。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便,问卷没有大规模的展开,仅限于在学生中调查。然而,作为探索性实证研究,本研究第一次系统地从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网络语言的静态构成和动态使用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期望能对网络这一新媒体语言形成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