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网络媒体背景下的文学嬗变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人类传播的又一次革命,它创造了崭新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和冲击着我们旧有的文学观念,一场文学革命正在进行中.本文就是以传播媒体流变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网络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学.在第一部分,对中国互联网的产生、发展与现状和网络文学的产生、发展作了概述,进而对本文要研究的网络文学进行界定,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与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紧密联系的文学,它与传统的口语文学、书面文学无论是在文学活动的具体环节上,还是在作品形态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第二部分,对照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对文学的影响,分析了网络媒体的数字化等技术特征,提出因特网对传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文学活动的具体环节中.后面的三部分则分别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接受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阐释.在第三部分,分析了网络媒体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提出网络媒体消解了传统文学的森严体制,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对传统创作范式的超越,使大众性、无功利性的文学狂欢成为了现实.在第四部分,分析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多媒体性、非线性的文本样态.在第五部分,提出网络媒体为文学交流创造了一个更大广度与自由度的交流空间,使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在最后的综述中,得出结论:网络文学是具有新的网络媒体特征的文学类型.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二者会"二元共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一定会并肩携手共创中国文学的美好前景.
其他文献
《远游》是楚辞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篇,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明确说明:“《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这种观点在东汉至清代中叶以来的历史岁月中一直没有争议。但是由于受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现存诗作2800余首,其中唱和诗累计724首,约占其诗歌创作总数的四分之一,与前代及同时期诗人相比较,其唱和诗数量众多、体裁多样,具有代表性,却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无论其创作本身,还是其人文环境、理论背景等许多方面,都曾冲击着我们关于社会、文化的思索.我们的文学走过"写什么"的古老传统,在80年代高扬"怎
期刊
该文主要以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徐訏小说作了全面的研究.徐訏一生创作了数以百计的小说,他一位讲故事大师.他将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和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技巧融会贯通.他的多
《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语言口语化程度较高,基本反映了当时的语言原貌,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以《老残游记》的介词为研究对象,静态描写和历时分析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