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系菊科(Compositae)苦苣菜属(Sonchus)植物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药理活性,其食用品质和药用价值兼备,是民间喜爱的野菜品种之一。该类植物化学成分复杂,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的活性成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倍半萜内酯及其苷类,对其酚类物质研究较少,且针对长裂苦苣菜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更为少见。除鲜食外,干制目前是长裂苦苣菜最常用的加工方法,而采收时间和干燥加工对酚类物质及活性的影响情况并不清楚。为此本文以长裂苦苣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长裂苦苣菜甲醇提取物,分析不同极性成分的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和干燥方式下长裂苦苣菜甲醇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揭示苦苣菜的成分和抗氧化性随采收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确定最佳干燥方式,以期为长裂苦苣菜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裂苦苣菜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2)HPLC检测到长裂苦苣菜中含有9种酚类物质,它们分别是:咖啡酸、绿原酸、p-香豆酸、原儿茶酸、荭草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和杨梅酮;(3)在4~8月份,长裂苦苣菜随生长期延长,总酚、总黄酮含量逐渐升高,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其中8月份长裂苦苣菜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采收期对长裂苦苣菜中单体酚含量影响显著,绿原酸、杨梅酮、咖啡酸、槲皮素和p-香豆酸在8月份采收的长裂苦苣菜中含量达到最高,芦丁、原儿茶酸、木犀草素在7月份采收的长裂苦苣菜中含量达到最高,荭草素在6月份采收的长裂苦苣菜中含量最高;(4)长裂苦苣菜干燥前的烫漂前处理可以明显减少酚类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损失;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晒干和阴干五种干燥方式处理的长裂苦苣菜样品中,冻干样品(烫漂后)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微波干燥,综合耗费、干燥周期以及对活性成分影响等多方面考虑,微波干燥是长裂苦苣菜较为适宜的干燥方式;(5)长裂苦苣菜中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