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不仅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面对初高中在学习方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上的转变,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任务艰巨的挑战。这个转折点是否能顺利通过,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整个高中的学习。针对数学这一学科,初中更注重其直观性、计算能力、解题规范性的培养,而高中在此基础上对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尤为重要。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学生学习方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初升高后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找出学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发展特点,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好数学知识,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自主学习。其次,找出初高中教材知识体系的差异,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性质,数学课程目标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导致课程安排方面各章节讲授课时不同,教授内容深浅层次也不同,造成了部分高中要用到的知识初中没讲或只是轻描淡写没有深入讲解,使得高中和初中数学知识之间衔接不上。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找适当时间进行脱节知识点补充,并设置相关习题,巩固这部分脱节知识点。最后通过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性及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其他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交流学习,给出了三节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案例。本文的第四章在这三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建议: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部分进行学习,生生互助,组组竞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初高中数学衔接部分知识的补充,充分利用导学案,设置初高中数学知识链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之前对这部分知识重新回顾;思维训练上要营造适当教学情境,重现知识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