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积率是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的核心控制指标,但由于指标确定依据不足,长期以来争议不断。本文通过研究容积率的起源,提出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导致容积率引入我国后由土地所有者的空间财产权转变为了调控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因而容积率仅发挥了“技术属性”,而“利益属性”偏向于开发商的经济利益,由此造成容积率调控形成了只控上限、误认为上限值就是极限值、忽视内部因素影响三大误区。并且由于我国规划管理水平落后,容积率在制定中更需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以便在实施中能始终保障好公共利益。随后,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容积率调控方法和国内容积率值域化研究的进展,提出容积率应是一个区间值。容积率值域化由于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因而能有助于解决当前容积率失控的问题。接下来,本文以构建独立商业地块的值域化调控方法为目标。通过基于内部因素的影响因素选取、基于公共利益的影响因素筛选,最终确定停车位、交通量、土地利用效率三个因素为商业地块容积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构建了“停车位——容积率”模型——P设≥P配,“交通量——容积率”模型——T生≤T阈,“土地利用效率——容积率”模型——K≥1。在分析综合值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各模型值域求交集的方法计算具体地块的值域。随后,本文通过分析容积率的实际作用提出了四个容积率的概念,其中“管理容积率”就是值域化的实际应用,为避免市场调控的弊端,可将指导性的“地价容积率”纳入值域化调控中以引导开发商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建设。同时,鉴于停车位、交通量、土地利用效率三个影响因素对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还应建立一个容积率及其影响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调控体系,通过综合指标的严格审查才能真正保障公共利益。最后,本文对影响因素选择、模型构建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作了总结,在承认本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作出了展望,希望未来能优化技术并编辑可视化的值域化管理软件实现值域化的程序化管理,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真正实现容积率的值域化调控,保障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