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钾对兰州百合生长特性及多糖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作为中国可食用百合品系中的甜百合,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审批通过的药食兼用的植物,其经济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鳞茎作为主要的食用部位,富含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功能特性,可参与生物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抗氧化等。因此,改善兰州百合农艺性状指标,提高植株各器官多糖的含量,是增加百合产量,提升百合食用品质和药用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以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通过Hoagland营养液浇灌技术,在控制氮、磷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设置4个K浓度水平,对温室盆栽兰州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其不同器官的多糖含量进行研究,旨在为优质高产兰州百合生产中改善其品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施肥后30天至75天,现蕾期和开花期K素对地上部分的生长起显著促进作用,兰州百合叶片数、株高、叶绿素含量及茎粗均在K2(671.4 mg/L)处理下生长最好。施肥后120天至135天,兰州百合生长进入半枯期,鳞茎周径及鳞茎重量较前时期均显著增加,K2(671.4 mg/L)处理对其影响最佳,并且在整个生育期达到峰值。K2(671.4 mg/L)处理对农艺性状各指标的影响最佳,同时在兰州百合生育后期过高的K浓度不利于地下鳞茎的生长。2.钾肥的施用不同程度增加了兰州百合鳞茎、茎秆、叶片、茎生根的多糖含量,且不同取样时期的多糖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多而表现出存在一定差异。K浓度对兰州百合鳞茎多糖影响,在施肥后30天至45天的生育前期表现为随K浓度的增多先上升后下降,并且影响效果最佳的是K2(671.4 mg/L)水平,在施肥后120天至135天的生育后期积累最多的是K3(895.2 mg/L)处理。茎秆多糖含量峰值在施肥后45天现蕾期出现,而在施肥后135天半枯期含量最低。叶片多糖含量在开花期显著高于现蕾期。茎生根中多糖含量在施肥后120天至135天,兰州百合到达半枯期时出现峰值,在K2(671.4 mg/L)处理下积累最多。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施肥后120天至135半枯期,鳞茎多糖含量与K浓度呈显著正相关。3.对施肥后45天现蕾期K0(K05)与K3(K35)处理下鳞茎样本以及施肥后135天半枯期K0(K08)与K3(K38)处理下鳞茎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7个多糖相关的差异代谢物,K05与K35,K08与K38两组间经过K浓度处理后特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3个和7个,上述代谢物涉及参与了 6条代谢通路。施肥后45天,相对含量较高的代谢物为麦芽糖(Maltotriose)、麦芽六糖、蔗果三糖。施肥后135天,相对含量较高的代谢物为麦芽糖(Maltopentaose)、麦芽糖(Maltotriose)、蔗果三糖、3-岩藻糖、麦芽六糖。
其他文献
种植模式会改变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行,是作物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目前不同种植行比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三种间作模式,马铃薯蚕豆间作行比2:2(P2B2)、马铃薯蚕豆间作行比2:4(P2B4)、马铃薯蚕豆间作行比2:8(P2B8),并以单作马铃薯(P)、单作蚕豆(B)作为对照,系统分析
学位
蚜虫是宁夏苜蓿产业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蚜虫防治。构建蚜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开展多尺度下害虫的生态调控研究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宁夏不同地区的苜蓿田及边缘杂草带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种类和种群动态及其差异性、不同管理模式(灌溉和刈割)对苜蓿田蚜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以期通过景观调节和合理农业措施增强苜蓿田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宁夏苜蓿田及边
学位
本论文主要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的昆虫群落的组成、功能团、多样性变化以及斑衣蜡蝉的分子鉴定和发生规律等的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昆虫调查研究,明确了主要昆虫种类,其中烟蓟马和蚜虫为主要害虫,七星瓢虫、艾箭蚁和草蛉为主要天敌,6—7月份昆虫群落稳定性较高,根据食性划分亚群落和功能团,刺吸类和小型捕食者类昆虫为优势功能团,优势类群为蓟马科、蚜科类昆虫;捕食性和中性昆
学位
百合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发源中心,我国百合占全世界百合总数的一半以上,约有55个种,18个变种。百合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百合杂交育种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以10个(30个采集地)百合种类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凯氏定氮法及原子吸收法等方法对其鳞茎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氮磷钾及采集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探索野生百合在抗氧化
学位
为丰富宁夏地区甜瓜的种植品种、提高甜瓜的品质和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丰富本地市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我们选用13个厚皮甜瓜品种开展了试验,通过调查不同茬口株高、茎粗、坐果节位、果实性状、口感、产量等生长和品质指标,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种种植的甜瓜品种;通过监测环境因子和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日增量,探究环境因子与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发育之间的联系;通过测定‘西州蜜25号’开花时子房大小和果实日增量,
学位
兰州百合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首批药食兼用的植物,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我国百合种植因土地肥力的下降,使其产量和质量下降,已成为目前我国百合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利用肥料,是调整土壤养分平衡、提高百合鳞茎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本研究利用Hoagland营养液灌溉技术,通过固定N素和P素,调节K素单因子,探讨了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多酚类代谢
学位
芹菜一种不耐连作的伞形科植物,由于宁夏冷凉地区耕地面积有限、施肥措施单一、种植条件制约及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致使芹菜多年重茬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的种植方式,出现连作障碍。本试验采用大田定位试验,以连作4年的芹菜地为研究单元,共设置5个处理: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有机肥(OF),常规施肥+蚯蚓粪肥(VC),常规施肥+生物炭(BC),常规施肥+黄腐酸钾(FK),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连作芹
学位
葡萄蒸馏酒以其独特的果香、类似白酒的口感而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针对葡萄蒸馏酒生产过程中脱硫、掐头去尾、蒸馏原料及工艺、催陈方法等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本文以理化指标、挥发性香气成分和感官品评为依据,探究不同蒸馏工艺和人工催陈技术对葡萄蒸馏酒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葡萄蒸馏酒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研究了氧化氢法和氧化钙法对葡萄原酒中SO2脱除的效果。过氧化氢法用
学位
以6年生抗寒葡萄‘北红’高接‘西拉’葡萄所获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不同保温材料包裹对‘西拉’葡萄一年生枝条表面温湿度、总含水量、抗逆生理指标和越冬后枝条成活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有利于‘西拉’葡萄安全越冬的保温材料,为酿酒葡萄免埋土越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本试验以传统温棚保温被为CK,不同保温材料进行组合设为六个处理,分别为:T1黑色牛津布+240g/m2化纤棉+双层塑料膜+黑色牛津布
学位
随着现代生活的变化,人们对于蝴蝶兰的欣赏逐渐青睐于微型、小花、双梗品类,并逐步成为蝴蝶兰市场的主流。本试验以3个品种微型双梗蝴蝶兰为试材。研究了继代试管苗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不同活性炭浓度处理及不同红蓝光质配比下,试管苗的生长及增殖状况,并比较了品种间对各处理的反应,从而优化了各品种试管苗高效增殖体系。同时开展了对微型蝴蝶兰抽生双梗及生长所需栽培条件的研究。最后,针对低温催梗,比较了低温条件下各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