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能提高中资银行的效率吗?——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回答海外并购能否有助于提高中资银行效率的问题,并尝试着勾勒出中资银行全球化、现代化经营的图景。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引进来”与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共同组成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全景。在今天的金融学研究领域中,以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中资银行作为对象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而以进行海外扩张的中资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尚不多见。事实上,自从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银行业受到外资银行的空前压力,已经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究竟海外并购能否有助于中资银行开拓市场、更新技术、完善治理,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呢?这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大规模出海之前亟待回答的问题,对规范我国银行业的开放度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本文回顾了银行并购与银行效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文献,总结了各种效率研究模型的优缺点及衡量金融机构效率的指标。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在回答并购能否提升银行效率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银行间并购的特点、动因和影响进行了梳理。   然后,本文以2006-2008年间发生的11起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涉及6家并购方金融机构,并按照《银行家》2007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选取了其它9家金融机构作为对照组样本,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法(SFA)估计了银行的效率边界,并建立了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将并购这一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中,对海外并购能否提高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并购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有明显改善,表明并购确能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相较于国内并购,跨国并购更能改善利润效率,但与此同时,它也对银行的成本效率造成更大压力;是否控股并购对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都无显著的影响。   在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上,本文侧重于并购动机和并购整合对于效率改进的影响,着重从并购方银行和政府部门两个方面进行理论说明和案例分析。最后,本文从中资银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提高海外并购绩效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的国际流动性显著增强,各国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对国际资本的争夺。从2002年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减税浪潮,以公司/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资本收益税成为减税的重点对象,以为了提高本国的税收竞争力,减少企业成本以促进出口,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同时又能减少逃税的激励,从而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在进行税负水平比较时我们经常用到法定税率,但是法定税率有时并不能准确地衡量税负水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碳排放影响因子及碳足迹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根据碳排放影响因子的研究方法—情景分析法、因素分解法中的指数分解法以及其他计量
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要想占领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在国内集中生产并向对方国家出口的方式,另一种是采取临近对方市场生产的方式进行FDI。这两种占领对方市场的方式哪一种更为可取?对它们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就是Brainard(1997)“临近一集中”权衡的主要内容。她的结论是:当运输成本或关税壁垒较高,工厂层面的固定成本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固定成本较低,
就织物断经疵点的产生原因、半成品质量织造工艺参数与设备调整,以及制定防治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有效基准利率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宏观上,基准利率是一国利率政策的核心,有效的基准利率是金融当局引导市场利率变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间接调控金融市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学位
近年来,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迅猛。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但有利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能够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