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分析及农艺和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的稻谷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但稻瘟病严重威胁着其产量和品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有利于广谱持久抗性的提高。本研究为明确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的基因型、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根据水稻课题组对582个水稻杂交后代单株材料的研究结果,筛选出抗稻瘟病的43份高世代水稻杂交后代作为实验材料,采用8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上述材料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并分析了其基因型,然后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选育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为宁夏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和育种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亲本及43份高代水稻材料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供试材料所携带的抗稻瘟病基因数量和类型存在差异性,共获得12种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模式,分别是 1 号:Pi-ta+Pik-h;2 号:Pi-ta+Pik-h+Pi-b;3 号:Pi-ta+Pi-b+Pi-5;4 号:Pi-ta+Pik-h+Pi-b+Pi-5;5号:Pi-ta+Pik-h+Pi-b+Pik-m;6号:Pi-ta+Pi-b+Pik-m+Pi-5;7 号:Pi-ta+Pik-h+Pi-b+Pi-5+Pi-9;8号:Pi-ta+Pik-h+Pi-b+Pik-m+Pi-9;9号:Pi-ta+Pik-h+Pi-b+Pik-m+Pi-5;10号:Pi-ta+Pik-h+Pi-b+Pi-d2+Pik-m;11 号:Pi-ta+Pik-h+Pi-b+Pik-m+Pi-5+Pi-9;12 号:Pi-ta+Pik-h+Pi-b+Pi-d2+Pi-5+Pi-9。2、通过对亲本及43份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D值),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D值介于0.148~0.824之间。其中,D>0.538的供试材料即为排名前10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分别是NO.1(R21044)、NO.2(R21025)、NO.3(R21045)、NO.4(R21016)、NO.5(R21001)、NO.6(R21003)、NO.7(NJ43)、NO.8(R21014)、NO.9(R21013)和NO.10(R21020),作为本研究筛选出的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3、通过对亲本及43份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D值),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D值介于0.222~0.740之间。其中,D>0.503的供试材料即为排名前10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分别是NO.1(R21045)、NO.2(NJ43)、NO.3(R21029)、NO.4(R21028)、NO.5(R21031)、NO.6(R21015)、NO.7(SHF47)、NO.8(R21040)、NO.9(R21016)和NO.10(R21020),作为本研究筛选出的品质优良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4、通过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模式、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抗稻瘟病基因聚合体高代材料为R21016、R21020和R21045,其携带的抗性基因有Pi-ta、Pik-h、Pi-b和Pi-5。所以,Pi-ta+Pik-h+Pi-b+Pi-5为最优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模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尤其是灌浆期高温引起小麦早衰,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本试验模拟春小麦花后高温胁迫,同时在花后不同时期喷氮,研究对春小麦生理机理的影响。研究于2020-2021年展开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喷氮时期分别是花后5天、10天、15天、20天4个叶面喷氮时期(叶面喷氮用2%的尿素),以不喷施氮肥为对照,副区为温度设25℃±2℃(CK)和35℃±
学位
为了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宁南山区农田土壤环境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青薯9号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CK为单施化肥,T1为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T2为化肥减量40%配施有机肥,T3为化肥减量60%配施有机肥,T4为单施有机肥),分别研究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后土壤的养分、酶活性,马铃薯植株生理和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初步揭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环境和马铃薯生
学位
小麦深刻影响着世界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质元素含量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分析不同来源小麦矿质元素含量,并结合有益元素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异材料,对宁夏栽培小麦矿质元素含量育种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对103份普通小麦及亲缘种籽粒铁、锌、硒、砷和镉5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开展有益元素铁和锌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籽粒
学位
覆膜与间作是重要的农田管理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壤性状,又能挖掘土壤潜力,同时对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性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采取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分别为覆膜(不覆膜、覆白膜、覆黑膜)、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黑豆单作、马铃薯黑豆间作),即单作马铃薯不覆膜(P)、单作黑豆不覆膜(B)、马铃薯黑豆间作不覆膜(PB)、单作马铃薯覆白膜(WMP)、马铃薯黑豆间作覆白膜(WMPB)单作黑豆覆白膜(WMB)、单作
学位
宁夏地区水稻种植有插秧和直播两种方式,与插秧稻比较,直播稻存在出苗率低、难以获得全苗匀苗、杂草稻危害严重、根系分布浅、群体抗逆性差等弊端,同时受低温冷害和土壤盐渍化影响,导致播期延迟,生育期缩短,严重影响了产量。覆土直播是旱直播的一种方式,初步研究表明具有节水、提高出苗保苗率、增产等优势,呈现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明确覆土直播方式下播深和播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宁夏主栽水稻品种富源4号
学位
随着人类不断对栽培小麦的定向选择,使小麦大量优异基因丢失,不能适应稳产、优质及抗病的需要。因此,提高小麦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一直是育种工作者的目标。国内小麦种植主要以普通小麦为主,而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通过基因重组或累加,产生了综合双亲甚至超亲性状,不仅丰富了小麦育种资源,而且也培育了大批优良品种,对于保证粮食安全贡献重大。本研究对2个普通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云麦52号的农艺、品质性状及白粉病抗性进
学位
为了探讨生物质炭基肥对旱区土壤耕层质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以下五个处理:CK施用普通化肥(N225kg·hm-2、P2O5 120kg·hm-2、K2O 90kg·hm-2),T1、T2、T3、T4 分别施用生物质炭基肥 1087.5kg·hm-2、960 kg·hm-2、870 kg·hm-2、750 kg·hm-2,研究生物炭基肥对旱区
学位
降水不足和季节性高温是限制干旱地区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滴灌覆膜措施来降低玉米生育期土壤水热环境对其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玉米增产增益的关键技术手段。故本研究以中晚熟玉米品种“先玉1225”,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即渗水地膜(S1)、氧化生物双降解膜(S2)、全生物降解膜(S3)和普通地膜(P),以不覆膜为对照(CK),系统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土
学位
近年来,高温天气频发对喜凉作物马铃薯的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威胁。为探究花后高温胁迫对旱区马铃薯早衰的响应机理,于2020年与2021年在宁南山区以当地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T1(35±2℃)、T2(30±2℃)自然温度、T3(25±2℃)3个温度,块茎形成期于试验小区搭建拱棚模拟人工气候室进行温度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
学位
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和营养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监测玉米生育期内生长和营养变化,实现精准施肥,完善田间管理,快速完成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生育期内营养管理。本研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玉米田间管理精度差,玉米长势监测难、氮肥动态调控慢等问题,利用玉米各生育期内不同氮肥梯度 N0(0kg·hm-2)、N1(70kg·hm-2)、N2(140kg·hm-2)、N3(210kg·hm-2)、N4(280kg·hmf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