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物的重要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特别是这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利用本组合成的多种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系统研究了这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此外,鉴于等瓣置换反应在合成结构和性质独特的金属簇化合物上的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还研究了含环戊二烯基二苯膦配体的有机化合物的等瓣置换反应,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
1.本文测定了17个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物的循环伏安曲线,比较并分析了其电化学电位及影响。
2.测定了3个唯铁氢化酶模型物的电化学催化过程,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进一步丰富了氢化酶模型物的电化学性质。并利用CPE测定了电子转移数目,从而深入了解这类模型物的反应机理。
3.首次利用Li+[(CO)3M(η5-C5H4PPh2)]-(M=Mo,W)与(μ3-CR)Co3(CO)9(R=CH3,Ph)发生等瓣置换反应并相继发生分子内膦配体取代羰基而与钴配位的连续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簇合物[η5-C5H4PPh2][MCo2CR](M=Mo,W)(R=CH3,C6H5)(M=Mo,W),除用元素分析、1HNMR、31PNMR和I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外,还测定了其中一个代表物的单晶结构。
4.在等瓣置换基础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奇的钴羰基离去反应,得到了Mo2(μ-C5H4PPh2)(η5-C5H5)(CO)5,除用元素分析、1HNMR和31PNM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外,还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扩展了其合成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