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形节点承载力分析及其对单层球面网壳整体稳定性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壳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节点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许多新型节点随之产生。其中毂形节点是我国研制出来的一种适用于单层球面网壳的节点,在大跨度钢结构中应用很广。此类节点在网壳平面外具有一定的转动刚度,而在网壳平面内则可以自由转动,是介于刚接节点与铰接节点之间的一种半刚性的节点。为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对节点承载力及其对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根据网壳结构技术规程对节点尺寸进行设计,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毂形节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不同受力情况下的承载力进行分析,观察节点的破坏过程,得到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验证了可以用颈部最小截面处的承载力来代替毂形节点的承载力,从而简化毂形节点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为研究节点刚度对网壳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空间梁单元基础上引入ANSYS中一种连接单元Matrix27作为单元模型来模拟毂形节点。通过引入由弯矩-转角曲线得到的毂形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对不同跨度的毂形节点单层球面网壳进行静力及稳定性分析。计算中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以及初始缺陷,得到失稳模态、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荷载系数,并与刚接节点和刚铰接节点单层球面网壳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对比,确定了节点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给出了网壳工程中毂形节点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从而对节点的设计提出了相关参考意见。确定了毂形节点作为一种半刚性节点,其刚度对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这对于单层球面网壳实际工程的设计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现寻找清洁能源进行替换迫在眉睫,风能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非常大。近几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建设了大量的风力发电
地震损伤是破坏结构使用功能和导致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量化地震损伤性能,通过损伤分析的方法来评估结构抗震能力和进行抗震设计是未来结构地震分析的发展方向之一。将结构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已有百年历史,相关设计技术规范已经相当完整,理论和技术研究亦比较深入了,其在结构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不锈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对其研究
岩石三维裂隙的发育过程与扩展机制是岩体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许多岩体工程的失稳和破坏都和岩石裂隙扩展有关,但目前该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用真实岩石尚无法
国内外对变阻尼减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半主动控制和智能控制领域,这导致变阻尼减振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从笔者所在课题组研发的粘滞阻尼器出发,本文通过改进,研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现代土木工程对地基基础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桩基础由于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少而且均匀、沉降速率低且收敛快等特性,在基础工程体系中得到广
学位
试验采用特殊设计、自制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将膜组件分为5片小膜置于反应器中,并保持运行时的微环境基本一致。间隔一段时间取出其中一片膜片,观察动态膜的组成及结构,通过比较
地震往往造成城市断水断电,桥塌路毁,交通中断,使城市完全陷于瘫痪状态,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口和经济迅速向城市集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大跨桥梁得到了快速发展。钢管结构以其较强的跨越能力、优异的抗震性能、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