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建构与技术表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隐藏在细部之中”。建筑中具有结构性作用的细部--节点,在建筑的建造和表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论文的基本观点是以节点作为建筑技术表现的一个部分,通过节点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精美,论文同时认为节点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结构连接,也作为“建构”的元素,成为建筑传达理性之美的途径。 论文一方面从结构的角度讨论节点生成形式的逻辑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对节点在建筑中的不同表现手法加以阐述。文中首先从节点的定义出发,纵横两向分析了节点的演化发展;纵向是以材料为主线的历史发展,横向是根据结构体系类型对现代建筑中节点的分类。通过对比归纳,建立对各种节点建构意义的认识。论文从结构中力流和力矩两方面以实例论证的形式说明节点建造的结构逻辑性,并证明节点的技术表现是在逻辑建造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的研究,对改善目前国内建筑“不能近看,不能细看”的普遍现象,进而解决建筑“精致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阶层亦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与分化。尤其近十年来,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大,由此而产生了以收入
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旧城改造,造成许多传统居住区逐渐消失,其中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及邻里关系随之改变。儿童成长所依赖的物质、人文环境受到冲击,自然游戏群体形
学位
本文所说的北京工业用地转型规划设计研究,是在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结构调整,人们对地区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当今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法的研究,来探讨北京地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需求日渐攀升,普及范围逐步扩大。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文化站面临诸多问题。如:功能不全,使用率低、运营模式落后。
论文通过研究几何学在建筑学发展中的各个阶段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探讨了建筑形式中几何观念的演变,以及相应的建筑形式特征的变化,揭示了几何学不仅是一个测量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国际环境研究领域最热点的议题之一。未来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及其对资源、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成为此类议题
现在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关心的不仅仅是速度,而是整个道路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道路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居民需要一个安全、快捷、舒适、愉悦的道路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代上海集中出现了一批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建筑期刊。本论文首先通过调查、整理与归纳,以使近代建筑期刊展现出一个相对清晰的面貌,廓清相关史实。并以近代建筑
建筑创作可以有很多的切入点,“城市观”作为建筑创作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要站在城市的层面思考建筑创作。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种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