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年来行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指征、年龄及手术途径,研究探讨不同时期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每个年龄段主要病因及手术途径的变化趋势。 方法:收集1990~2012年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切除患者相关资料,采集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指征相关信息(包括入院诊断、病理诊断、出院诊断等)及手术途径。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及手术途径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时期之间及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个时期的比较,子宫切除的良性病因呈下降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及恶性肿瘤明显呈上升趋势。在每个年龄组行子宫切除术的前两位主要病因分析,20~29岁由原来的子宫肌瘤、其他转变成宫颈癌及附件恶性肿瘤,30~39岁由原来的子宫肌瘤肌及其他转变成宫颈癌和EIN,40~49岁由原来的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转变成子宫肌瘤和宫颈癌,50~59岁由子宫肌瘤和附件恶性肿瘤转变成子宫恶性肿瘤和子宫肌瘤,60岁以后由子宫脱垂和附件恶性肿瘤转变成子宫恶性肿瘤和附件恶性肿瘤。在手术途径方面,LH的比例呈上升趋势,AH相对下降,VH无明显变化。 结论:子宫切除的良性病因逐渐减少,CIN、EIN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各年龄段逐渐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是继子宫肌瘤后子宫切除的重要手术指征。经腹的子宫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途径,腹腔镜手术比例呈上升趋势,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无明显变化。